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模拟研究 ——以常州市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到2019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0.6%,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引起了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进程不协调、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开始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顾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势在必行。在有关城市与公共服务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公共服务对于城市空间格局的塑造作用。而当前有关城市增长的研究多以多因素综合判别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或扩展潜力作为城市增长的判别依据,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考虑不足,缺少对于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空间匹配度的评价。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常州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GIS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可达性评价等方法对研究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公共服务的综合可达性为依据对研究区未来的城市空间格局进行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首先从空间密度、空间集聚两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点分布格局差异性与相关性并存,整体均呈现中心城区核心区集聚分布的特征;基础教育设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聚强度低于医院和文体设施;城市居住小区呈双核分布,集聚水平较高,而农村居民点在全域内广泛分布,集聚水平较低。其次,基于交通路网分析居民点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最短通行时间。主城区内基础教育设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步行30分钟可达,综合医院和文体设施基本实现驾车15分钟可达;乡村地区除医院和文体设施外,各类公共服务的平均最短通行时间相比城市均高10分钟以上。最后,基于居民生活圈分析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总体来看研究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度较好,各类设施的覆盖率排序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学>中学,综合医院(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但城乡之间差异仍较为明显,覆盖率基本遵循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降低的规律。(2)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分析建模与评价。首先,应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区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乡村地区优于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表明教育资源在乡村地区较为充足,相比之下中心城区内教育资源稍显不足;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整体呈现中心城区优于乡村地区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在高等级医院在中心城区的高度集聚,基础医疗资源则是乡村地区的覆盖度和匹配度较高;文体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中心城区和城郊优于乡村地区的空间格局,且差异较大。其次,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模型并依据该模型进行综合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新北中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较高,是城市发展的潜力地区,而主城区内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竞争较大,因而可达性处于较低水平。(3)公共服务可达性约束的城市增长模拟。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和Markov链方法分别对研究区城镇用地扩展情况和未来规模进行分析和预测。2005-2017年城镇用地持续扩展,但扩展速率逐渐降低,这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增长模式逐渐由“粗放式”增长转为“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有关,经预测2025年城镇用地总量相比2017年增长35.60 km2。根据SLEUTH模型校正后的控制参数对研究区2025年城市增长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公共服务约束下,2025年研究区新增城镇用地面积为35.83km2,集中分布在新北区南部、钟楼区北部、武进区南部高新区和新北区东北部滨江地带;不考虑公共服务约束条件下,新增城镇用地59.19km2,空间布局散乱,以填充式分布在已有城镇用地周边。经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公共服务约束下,新增城镇用地在利用现有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膳食结构的失衡,肥胖率逐年提高。目前,全球约有33%的成年人超重,美国约有60%人口超重或肥胖,而中国的肥胖人口数量已超过美国居于世界首位,高达2.5亿。肥胖症患者将面临巨大的健康隐疾,也会造成未来医疗庞大支出。肥胖的一个核心表现是伴随着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指同时存在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肥胖患者体内增多的脂肪细胞不但用于储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分泌大量
青藏高原东部属于生态脆弱区,对该区域进行景观格局的生态安全研究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提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对青藏高原东部典型区进行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安全变化分析,利用遥感手段将遥感影像解译分类,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通过构建景观干扰度、景观安全度指数完成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间跨度
天然气长输管道是输送天然气能源的重要方式,对市场能源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天然气气体易燃易爆性质及多种因素影响,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面临严峻形势。掌握天然气管道运行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机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形势,详细阐述天然气管道主要危险因素,对不同管道风险建立应急管理方法提出对策。
商业模式本体为公司进行商业模式的定义、实施和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然而不同的商业模式本体之间比较分析却被人们所忽略。通过构建商业模式本体的比较分析框架,对BMC、e3-value、VISOR三个商业模式本体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将上述三个本体分别用于哈罗单车的案例。研究明确了不同商业模式本体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适用情景,并展示了其在公司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
为长庆油田为实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t目标,加大了神木-双山区块油气田的开发,但钻井提速成为油气田开发的技术瓶颈,神木-双山区块存在多套易塌地层,特别是延长组和双石层地层含有大段易塌地层。由于泥页岩中含有水敏性黏土矿物,当与钻井液接触时,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产生水化膨胀,不仅改变了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而且由于吸水使得泥页岩的强度降低,导致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非常严重。双山神木区块与其
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联合管道运输项目是中国中方石油与俄气公司的油气联合运输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军事力量运输管道和连接中方境内的两条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中俄东线石油天然气联合管道工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是中国四大重要油气资源战略运输通道的重要主体组成环节部分,是一条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运输压力,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的国际能源运输大动脉。为了确保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使用
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须在德育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做出合理科学的改进与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素养和道德精神。基于此,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要合理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并且充分认识网络信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采取合理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小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来临与发展,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中要将如何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作为德育重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长、管径大、壁厚大、钢级高、压力等级高,在工程开工建设之前,针对焊接工艺进行了多次试验,目前焊接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和定型。文中主要对目前中俄东线管道在用的几种焊接工艺进行了介绍。
由于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短程部分,处于原子核基态中的核子会形成具有较大相对动量和较小质心动量的短程关联核子对。实验观测结果显示即使是在208Pb这样的丰中子核中,中子-质子关联依然是核子-核子短程关联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丰中子核中,质子发生短程关联的概率要大于中子发生短程关联的概率。中子星内部的物质为典型的高密度丰中子物质,因此在中子星研究中考虑核子-核子短程关联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
当今时代,商业模式设计已然成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级,众多初创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及内部资源约束下,借助商业模式设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甚至颠覆了原有的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地,伴随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相互融合为特征的O2O模式日益成为众多初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然而,O2O初创企业的发展并非如人们所预想的那般一帆风顺。尤其是自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