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英译文本的功能对等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分析《棋王》英译本译者詹纳尔的翻译手法与译文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实例,并把它们分为词层、句子层、篇章层和风格层次进行解释。功能对等强调用最自然、最贴切的语言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关注目标语读者的反应和原语读者相似或相同。《棋王》体现了汉语传统文化精髓,语言简短地道,风格朴素自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研究发现,詹纳尔的英译本立足于文本具体语境,深谙英汉语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同时也考虑到英语读者不熟悉中国文化和语言。为此,他在翻译时倾向于归化,采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法,即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因此,他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不拘泥于汉语句式结构,力求靠近英语的表达法,如将意合句变为形合句,变动态特征为静态特征,以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达到较为理想的阅读效果。  总之,《棋王》英译本成功传递了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也产生了大致相同的读者反应,基本实现了功能对等。他的成果翻译给汉语英译以很多启示意义。当然,詹译也有一些缺陷,如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在风格的传译上可以更为传神。如果能适当吸收诸如美学、文化诗学等因素,那么更能传译出小说的文化底蕴和风格特色。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语言学者对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语的收集、简单解释、背景介绍、主要特点和构词方式几个方面,对于流行语的内在传播机制则鲜有涉足。作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家,37岁便英年早逝。一生虽然短暂,却创作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诗歌和童话。  《要求繁多的餐馆》是宫泽贤治生前自费出版的
学位
本文在隐喻、转喻和隐转喻的理论框架内,探讨英语“fire”和汉语“火”的隐喻与转喻表达并对比彼此的同与异。文中采用的例证主要来源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巨著。小说刻画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是一部典型的以写人为主的小说,其人物语言颇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