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小说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经典代表。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不仅在美国文学中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在影视领域也广受追捧,诞生了一批黑色幽默导演和优秀作品,并逐渐影响到中国。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正是国内黑色幽默电影的典型。
本文站在中西方文化的高度,来尝试解读黑色幽默从诞生地美国到中国的跨越中,所经历的吸收,借鉴,到最后本土化,将怪诞稀释为荒谬,更为中国的受众所接受。
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分析电影艺术对经典文本的改编和诠释。文学是思考的艺术,电影是活动的艺术,不同领域之间的转换必会经历过滤,稀释,以及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