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全新的视频压缩技术,该编码理论基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信息论相关编码理论,即Slepian和Wolf建立的分布式无损编码理论以及Wyner和Ziv建立的解码端辅助信息的有损编码理论。这种新的视频编码方式只在解码端利用信号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分布式视频编码方式将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因此,该视频编码方式的特点是在编码器端计算简单,而在解码器端计算复杂。虽然分布式编码算法的信息理论建立在上个世纪70年代,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做相关问题的研究,一些实用的分布式编码算法才开始出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传统的视频编码技术如MPEG系列和H.26x系列,都是利用相邻视频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编码,其中编码端要承担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等大量的计算,复杂度高。新出现的应用领域,如无线低功率监控系统、无线移动视频通信等,这些应用领域的特点是编码设备比较简单,而解码设备拥有较多的资源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这与传统的视频编码标准恰恰相反。由于分布式视频编码只在解码端利用信号的相关性,编码端简单,这个特性使得分布式编码更适用于新出现的应用领域。本文从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编码系统的研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三方面对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有:(1)对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理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基本信息论基础,回顾了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前景。(2)着重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像素域的使用帧内编码、帧间解码技术的Wyner-Ziv编码器系统。非常详细地给出了该系统中每一个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案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在该系统中,输入的帧被分为Key帧和Wyner-Ziv帧两类,其中Key帧使用传统的帧间编码进行压缩,而Key帧之间的Wyner-Ziv帧使用Turbo码进行编码,并且在解码端通过对相邻的Key帧进行运动补偿插值,而得到用于解码Wyner-Ziv帧的辅助信息,最终将辅助信息与Wyner-Ziv帧结合,联合解码得到解码帧。(3)对基于像素域的Wyner-Ziv编码系统的进行了软件的实现。仿真的系统模块包括有量化器模块、Turbo码编码器、RCPT码模块、帧间预测模块、Turbo码解码器和重构模块,给出该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给出了相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