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疏勒河,绵延数千里,滋润着玉门、瓜州上百万亩耕地,养育着玉门、瓜州40多万人。随着流域内人口、耕地不断的增加,经济产值不断增长,流域内出现了天然植被退缩、河湖萎缩与消亡、灌区次生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国敦煌文明的生态屏障,敦煌西湖湿地,在阻挡库木塔格沙漠入侵,支持和保护敦煌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敦煌西湖湿地补给水源来自于疏勒河、党河尾水和地下水。今年来,作为敦煌湿地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的疏勒河,对敦煌西湖湿地水量的补给方式和补给量发生了显著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敦煌西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变,敦煌西湖湿地内湖泊、草地面积不断萎缩。因此,有必要开展疏勒河的变迁对敦煌西湖湿地的影响分析研究,为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梳理疏勒河的变迁过程,分析得出人口、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为改造河道是造成疏勒河变迁的主要原因。通过综述有关历史文献、科考报告、总体规划、年鉴等,分析甘肃敦煌西湖湿地监测数据,以及根据遥感影像资料,探讨近年敦煌西湖湿地生态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情况,研究敦煌西湖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变化趋势。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分析得出敦煌西湖湿地演变的推动力。研究认为,在清雍正以前,疏勒河水无法到达敦煌西湖湿地,敦煌西湖湿地主要靠党河水源补给;清雍正年间,通过人工开凿河道,使得疏勒河与党河汇合后流入敦煌西湖湿地,在清道光年间疏勒河已经不进入敦煌西湖湿地;建国以来,疏勒河与敦煌西湖湿地完全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研究得出,疏勒河的变迁没有对敦煌西湖湿地产生决定性影响,敦煌湿地的萎缩,主要原因是敦煌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导致党河径流减少和敦煌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对敦煌西湖湿地补给水量减少造成的;同时,滥采滥挖、盗猎及西湖湿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湿地萎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