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的变迁对敦煌西湖湿地的影响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疏勒河,绵延数千里,滋润着玉门、瓜州上百万亩耕地,养育着玉门、瓜州40多万人。随着流域内人口、耕地不断的增加,经济产值不断增长,流域内出现了天然植被退缩、河湖萎缩与消亡、灌区次生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国敦煌文明的生态屏障,敦煌西湖湿地,在阻挡库木塔格沙漠入侵,支持和保护敦煌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敦煌西湖湿地补给水源来自于疏勒河、党河尾水和地下水。今年来,作为敦煌湿地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的疏勒河,对敦煌西湖湿地水量的补给方式和补给量发生了显著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敦煌西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变,敦煌西湖湿地内湖泊、草地面积不断萎缩。因此,有必要开展疏勒河的变迁对敦煌西湖湿地的影响分析研究,为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梳理疏勒河的变迁过程,分析得出人口、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为改造河道是造成疏勒河变迁的主要原因。通过综述有关历史文献、科考报告、总体规划、年鉴等,分析甘肃敦煌西湖湿地监测数据,以及根据遥感影像资料,探讨近年敦煌西湖湿地生态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情况,研究敦煌西湖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变化趋势。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分析得出敦煌西湖湿地演变的推动力。研究认为,在清雍正以前,疏勒河水无法到达敦煌西湖湿地,敦煌西湖湿地主要靠党河水源补给;清雍正年间,通过人工开凿河道,使得疏勒河与党河汇合后流入敦煌西湖湿地,在清道光年间疏勒河已经不进入敦煌西湖湿地;建国以来,疏勒河与敦煌西湖湿地完全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研究得出,疏勒河的变迁没有对敦煌西湖湿地产生决定性影响,敦煌湿地的萎缩,主要原因是敦煌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导致党河径流减少和敦煌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对敦煌西湖湿地补给水量减少造成的;同时,滥采滥挖、盗猎及西湖湿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湿地萎缩的进程。
其他文献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污水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分析了低产雷竹林形成的原因,包括生产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林农采笋留笋、挖竹留竹不合理,导至雷竹林荒芜、稀拉、萧条,雷竹出笋率低、产量低。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
<正>认识和理解情绪管理 何谓情绪?心理学家曾下过多种定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 学教授戈尔曼在他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指出:"情 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在线资源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教学信息化逐渐影响到课堂教学,教学课件的设计方法也随之不断升级
<正> 老来随手乱翻书,随看随忘,又随时有点感想,多是陈年古话,说出来可供年轻人一乐,信不信由你。这本《春秋左传学史稿》字很大,便于老人,随手翻阅,生些遐想。沈玉成、刘宁
对弧齿联轴器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把安全销断裂破坏分为正常破坏和非正常破坏两种情况,并针对引起安全销发生非常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几日前,一位患者问我:“乙肝抗体会消失吗?”相信这样的问题也是很多乙肝患者较为关心的。$$ 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
报纸
指出了沾化冬枣是我国鲜食枣的最佳品种之一,皮薄肉脆质细,细嫩多汁,口感甘甜清香,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的枣农引种沾化冬枣,通过架设大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