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背景及目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力衰竭等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γ-谷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研究发现其水平升高与很多促动脉硬化因素独立相关,如胰岛素抵抗、肥胖、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等,且GGT活性是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GGT水平是反映GGT活性的良好指标。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GGT水平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尚未报道GGT水平在老年患者中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2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9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均≥60岁。2.2方法根据病情况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组(DA组)9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103例,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96例;另选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81例为对照组(NC组)。对比各组之间年龄、性别、BMI、血清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水平。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总体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总体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GGT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GT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OR及其95%CI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三组一般情况及生化特征的比较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及肌酐、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及GGT、HbA1C、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GGT水平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HbA1C水平低于DM组、高于NC组和ACS组,LDL-C水平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TC、TG水平均高于NC组,HDL-C水平低于NC组。3.2GGT水平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GT与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TC、HDL-C、BMI、HbA1C无直线相关性。3.3GGT水平与发生ACS的关系按照血清GGT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25.3(17.4,42.7)]将DA组和DM组患者分为4组,以≤17.4U/L组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7.5~25.3U/L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为1.41[95%CI(0.68,2.94),P=0.033],25.4~42.7U/L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为2.03[95%CI(0.96,4.30),P=0.000],>42.7U/L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为2.23[95%CI(0.95,5.27),P=0.000]。以ACS发生率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控制BMI、HbA1C后,GGT与DM患者ACS发生率显著相关(OR=1.784[95%CI(1.146-2.778)],P=0.010);在控制了TG、LDL-C后,GGT与DM患者ACS发生率仍然具有显著相关性(OR=1.690[95%CI(1.023-2.794)],P=0.041)。4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GT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线性相关,GGT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促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GGT水平可能预测ACS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