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基于白质图谱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白质超微结构改变,并分析DTI参数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dementia, VCIND)和28例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on, NC)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和DTI检查。采用基于白质图谱的分析方法(atlas-based analysis, ABA),计算每个患者所有幕上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并对VCIND及NC两组患者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此外,对SIVD患者DTI参数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VCIND组患者在所有幕上白质纤维的FA值减低、MD值增高,包括投射纤维(双侧内囊前、后肢及晶状体后部,双侧放射冠前部、上部、后部及丘脑后辐射),联络纤维(双侧矢状层、外囊、扣带、穹窿终纹、上纵束、上额枕束和钩束)以及连合纤维(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及双侧毯部)(P均<0.05)。另外,我们还发现MoCA评分与上述白质纤维的DTI参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IVD患者存在广泛脑解剖网络的白质连接异常,包括投射、联络及联合纤维。此外,白质纤维损害的严重程度与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紊乱相关,提示DTI白质图谱分析可以为进一步了解VCIND提供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