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胞自动机方法研究心脏组织中的螺旋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波的研究一直是非线性交叉学科斑图动力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螺旋波广泛存在于物理、化学、生物系统中:如液晶中的Ising-Block 相变、流体中的Rayleigh-Benrd 对流、粘性霉菌群体的自组织演化、卵细胞中的钙离子波、心脏中的心电信号、铂金表面一氧化碳的氧化反应、反应扩散系统中的化学波等。研究螺旋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理学的实验表明:在心脏病人中观察到的一类叫作再进入性心率过速(Reentrant tachycadia)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心肌电信号出现螺旋波而引起的,而心颤(fibrillation)致死的过程与螺旋波的失稳有密切关系。心脏组织是一个可激发系统,本文采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方法中的Greenberg-Hasting 改进模型对心脏组织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系统产生螺旋波,平面波等现象。平面波是波前和波后完全一致的传播;螺旋波的波前与波后在顶点处融合成一体,形成具有奇异结构的螺旋波波头。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研究当r =2时Greenberg-Hasting 改进模型的性质,研究发现在不均匀激发系统中,有六种演化行为产生:螺旋波行为、环状波行为、平面波行为、单个行波行为、自维持行为、激发不成功行为。决定系统是否产生螺旋波的主要因素是θ的取值,只有当θ的取值在0.2 到0.5 之间时,且系统的参数E 和R 合适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螺旋波。环状波只产生在θ的取值在0.1 到0.4 之间。当θ取值为0.1 时,E/R=1 是产生环状波的条件。随着θ值的增大,产生环状波的E/R 值也随之变大。平面波和单个行波在θ的取值在0.1 到0.4 之间产生。随着θ值的增大,产生平面波和单个行波的范围越来越少。当θ的取值大于0.4,系统将不会产生平面波和单个行波。激发不成功行为产生在θ的取值大于0.2 时,随着θ值的增大,产生激发不成功行为的范围越来越大。自维持行为产生在θ的取值大于0.3 时,且只发生在E 大于R 的情况下,当θ的取值为0.6 时,产生自维持行为的范围最大。第二:采用Greenberg-Hasting 改进模型,数值模拟了不均匀激发介质的元胞偏离振幅与平均偏离度对产生螺旋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随着元胞偏离振幅的增加,产生螺旋波的概率越来越大,说明元胞偏离振幅越大越容易产生螺旋波;同样在相同
其他文献
光纤通信技术为世界性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基于电光效应的各种光器件更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光效应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传统上,线性电光效
  本文主要研究光学图像的强度随空间分布的特性,利用面阵的光电耦合器件(CCD)进行光谱探测,采集和记录图像,并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实现快速的光学
该文首先对沙尘暴的概况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介质球散射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水平路径上沙尘暴对Ka频段电波传播的衰减和去极化影响,然后在一种仅适用于几十米高度的经验模
本文基于α粒子结团结构的观点,采用独立α粒子模型,以α粒子为入射粒子,利用拟合实验数据得到的α-α振幅公式作为基本输入量,采用多重散射的Glauber近似理论,计算了α-12C入射动
  本文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沉积,并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钒薄膜, 通过多个样品对比分析,研究了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薄膜的主要工艺参数(反应气体分压、衬底温度、溅射功率
  本论文主要研究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分别研究了NaOH浓度、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镍粉的形核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利用这些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不仅可以控制颗粒尺寸,还可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对影响K荧光X射线源产生荧光光子效率的因素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一些很重要但是一直没有被注意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正.希望为将来制造更高效率的K
  人们对混浊介质的前向散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的理论表明,由于混浊介质的不均匀性,光的性质尤其是偏振特性会完全遭到破坏。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在180°后向散射
  自由空间信息光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很多领域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自由空间信息光传输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特点与优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应用
本论文主要是针对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对胶球波函数的研究,主要工作为使用格点QCD理论在本组搭建的并行机群上进行大规模的数值模拟,研究和测量SU(3)规范理论下的胶球波函数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