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对韩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韩国是历史悠久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陶渊明及其作品传到韩半岛。在韩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历代韩国文人熟识并接受,以至于韩国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作的解读贯穿于整个韩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本文拟以韩国高丽、朝鲜两朝为中心,试图探究韩国两朝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创新,以及陶渊明对韩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概括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一章论述陶渊明诗文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概况。首先讨论古代中韩文化交流关系以及陶渊明诗文在韩半岛的登陆情况。伴随着萧统《昭明文选》在韩半岛流行,陶渊明的部分作品也随之传入韩国,从统一新罗时期开始,《文选》中的陶渊明作品开始广泛地进入韩国的国学中。其次,论述韩国从三国到朝鲜时期,韩国古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概况。第二章探析高丽中前期陶渊明对韩国文人的影响。高丽前期,随着科举制度施行,过去以《文选》典范的风气逐渐消失。高丽中期的“陶渊明热”不仅没有因《文选》兴盛时代的过去而降温,更因“苏轼热”呈扩大之势。高丽文人通过苏东坡的作品间接接受了陶渊明,在心灵上、生活方式上向陶渊明靠近。本章以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等诗人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文本解读探讨他们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第三章考察高丽末朝鲜初宋代理学传入之后,韩国文人对陶渊明的追慕状况。高丽朝后期、朝鲜朝前期的“朱熹热”,使得韩半岛形成一股崇陶效朱的文坛时尚。文人们研究性理学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朱熹的文学观,并因朱熹缘故,韩半岛文人在创作上间接受到陶渊明影响。本章以郑梦周、金时习等人为个案研究对象,概述他们在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对陶渊明的接受状况。第四章论述朝鲜中后期对陶渊明接受由高潮到式微的过程。朝鲜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性理学进一步发展,伴随着陶渊明文集的刊行,朝鲜朝中期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更为积极,此时是陶渊明接受的兴盛期。朝鲜朝后期,性理学影响式微,随着各种新流派的产生,陶渊明形象逐渐被分化,从而进入陶渊明接受的衰落期。第五章从意象入手,分析陶渊明及其诗文意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体现与发展。高丽、朝鲜朝文人们对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者”、“武陵桃源”、“五柳”、“菊”、“松”、“无弦琴”、“葛巾漉酒”等意象感兴趣,在作品中创造了不少与此有关的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国文人们对这些意象的接受和阐释有所变化,赋予这些意象以新的文化意义。结语总结全文观点,即陶渊明对韩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深刻而全面。
其他文献
低碳技术的大力实施已经成为绿色发展的趋势,低碳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成为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创新低碳技术、我国目前的低碳发展趋势及存在的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乳腺癌是女性中诊出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是威胁女性生命的头号杀手。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
<正>历史上,欧洲曾经长期是移民的迁出地,二战结束后,欧洲才成为移民的输入地。战后,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而战争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紧缺,与产能需要形成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