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探究生命活动的基本手段,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实验是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能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是素能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的状况,本研究以作者所在的城市-河南省南阳市作为研究地点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南阳市42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内容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情况,及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也针对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情况,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自我实验技能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表明,南阳市基础教育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师资力量和水平在进一步加强,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已经有所提高,生物教学和实验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这些方面对新课程改革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生物实验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验需要,而且城乡差距大;(2)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对生物实验重要性认识不足;(3)生物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改变,不适应新课改理念;(4)部分学校存在教师和实验员短缺的现象,教师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5)实验教学的安排,管理不合理;(6)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有待优化等。针对生物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包括(1)转变观念,加强对生物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3)合理安排生物实验课,为实验教学提供时间保障;(4)顺应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5)开发生物实验教学资源。本研究的开展为学校和高中生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了参考性的材料,也为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