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出血进展(HP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05月至2019年04月225例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形成)患者,以是否发生出血进展分为进展组及未进展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HPC的危险因素,最后基于回归系数建立HPC的预测模型;并以2019年0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102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数据组评价模型效能,其中预测模型区分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校准度通过绘制Calibration Plot(校准图)和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长期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硬膜下血肿以及初始血肿体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离子钙<1.12mmol/L,合并tSAH,初始血肿体积>4.0ml是HP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以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初始血肿体积为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区分度评价在建模数据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68-0.878),在验证数据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48-0.927),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校准度评价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建模组χ~2=2.195,P=0.988>0.05,验证组χ~2=8.450,P=0.490>0.05,提示脑挫裂伤出血进展模型预测值与实际预测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P>0.05)。结论:1.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1.12mmol/L,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初始血肿体积>4.0ml是脑挫裂伤患者发生出血进展的高危因素;2.以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初始血肿体积为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对HPC的预测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