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的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重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既是重要的媒介,又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源。随着海量信息在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被无限地收集、处理和使用,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还有对他人信息的不合法披露或使用,从而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而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尤以对个人信息利用最为重要。此外,对个人信息的利用,难免会触及到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而这也是其人格属性所决定的,这也进一步表明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在信息利用过程中,需要平衡信息主体利益诉求与信息的合法利用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通过梳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理论学说,比较各国不同的立法模式,在结合我国司法实务现状的基础之上,给出传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据,为我国日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构建给出适当的建议。学界主要存在四类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观点。即一般人格权理论、隐私权理论、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和个人信息财产权理论。其中前三种理论皆以保护人格尊严自由作为其基础,而个人信息财产权理论关注到了个人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本文则在比较分析以上四类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个人信息保护首先应对其所蕴含的利益予以权利化,并且仍应将此类权利作为具体人格权的一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解决还需选择一个合适的保护模式。统一立法模式虽能解决信息主体权利诉求的问题,但难以满足信息自由流通的需要;分散立法模式注重的则是信息的自由流通,其根本的价值理念是对自由权的绝对保护,但这类模式往往会使得信息主体难以寻求到合适的权利救济途径。为此,在人格权保护与信息价值使用的双重要求之下,应以统一立法模式为主体,对某些特殊行业予以分散立法的规定。通过立法的折衷,实现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保护与数字产业发展的平衡。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解决最终还需要落实到制度的构建之上,在文章的最后两章则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构建以及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三方面予以了详细说明。明确了信息主体享有个人信息使用权、个人信息查阅权、个人信息收益权以及个人信息更正、删除权。并对个人信息的类型以及权利行使的限制予以了阐述。最后分别从合同、侵权的角度对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制度问题予以了解决,信息控制者不得再次转让其掌握的信息主体的信息;若出现侵权问题,应在过错责任原则体系下适用过错推定,减轻信息主体的证明责任。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葛根中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及薄层层析,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结果: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麸煨品高于麸烘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应用复聪Ⅰ号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获得了比以往常用方法更为满意的效果。治愈率男性为57.1%,显效率为19.1%,好转率为7.9%,总有效率为84.1%。女性治愈率为71.6%,显效率为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
为提高中国沥青路面的研究技术,着重从本构模型与微观结构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对沥青的组分、分子结构、本构模型及结构研究的新动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