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迹遗址作为重要的社会历史资源,其能否得到合理的展示利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中外学者对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进行了研究,但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进行评价较为少见。如何框架合理、逻辑严谨、指标全面地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对每个评价指标给出相对客观的赋值或打分,如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何选择能够恰当地评判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优劣的评价方法,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利用多属性评价方法构建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体系。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内涵逐一进行界定,并对影响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古迹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利用”这三种方式中两两之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逐一进行了分析。其次,设定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通过梳理大量的既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归纳多主体视角的关注点,获取初始的评价指标,运用系统分析法提炼和整理出适宜于本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述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设定了量化和赋值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三,通过对占优法、析取法、字典序法、简单加权和法和ELECTRE III法(选择消去法)等多方案排序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的评选所特有的非补偿性,确定了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的评选方法;设定各评价指标的阈值,构建了基于ELECTRE III法的古迹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模型。最后,针对唐朝墩古城等3处古迹遗址,运用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其展示利用方案进行评价,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基于ELECTRE III的古迹遗址展示利用方案评价模型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