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在中国:从“联省自治”到“一国两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ac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经历了最严重的生存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学习西方文明政治制度的大门,艰难的尝试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践中的省宪运动是联邦制在我国的第一次尝试,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运动失败了,但是在联省自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联邦制精神的火光,那就是“自治”和“分权”。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党专政、政治独裁,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彻底放弃了联邦制的政治构想。中国共产党对联邦制的理解则是来自列宁主义的模式,即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人民走向统一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采纳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形式,把不同民族变成是团结共产党的政治体。这样共产党人最终也与联邦制失之交臂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的分权化改革把“经济特区”和“一国两制”作为一种联邦化的手段重新利用起来,这是一个策略的运用,虽然他注重的是联邦制的工具性价值,虽然这种利用是在单一制下进行,我们仍然不难发现联邦制精神在闪烁着它特有的光芒。鉴于经济特区20余年的成功经验和“一国两制”逐步成熟的事实,作者认为在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蕴涵着联邦制改革的动因。中国在上个世纪的体制改革中辗转错过了联邦制,我们没有理由在今天依旧错过。现实的国情在呼唤着改革,呼唤着联邦制的到来。
其他文献
"于某诉北京大学案"是我国首个因涉嫌论文抄袭导致博士学位被撤销的行政诉讼案件。该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但首要问题是高校作出撤销学位决定时,是否应当适用正当程序原则。
从语言研究的历时角度看,对隐喻的认识开始于柏拉图(Plato)的向日式隐喻(heliotrope),但真正把隐喻从字词层面过渡到篇章层面进行研究,还是发轫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隐喻理论,
根据水松原纸的生产工艺特性,研究了AKD施胶剂在不同助留体系中施胶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助留体系(APAM/CS和CPAM/CS)中,APAM/CS体系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省将全面开展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从英语学科的视角探讨有效地应用信息
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良的钢桁架桥型,较好地解决了小宽跨比人行桥普遍存在的结构粗笨、单位造价偏高、易发生人致振动等问题。该桥主桥为简支结构,计算跨径68.4m,桥面全宽5m,钢结构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表型特征,并鉴定其致聋基因。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和听力学检测,绘制耳聋家
激光测速的特点:激光束极细,可精确瞄准任一目标;反应快,单次测速时间为0.3秒。激光测速仪由于它的发射角很小,它的测速基本上是点测量行为,抓拍到的图片有红色准心的就是超速
<正>7月1日,一位股民仿照李清照的词填了一阕《声声慢·股事》:"涨涨跌跌,红红绿绿,悲悲喜喜切切。追涨杀跌时候,最难将歇。三番五次抄底,怎敌他,饿如饕餮。牛去也,正伤心,泪
幼儿园的墙饰,是幼儿表达、交流、操作、互动的空间;同时也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场所,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应根据教育活动目标赋予墙饰新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
本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畴。笔者以自身多年来在公安边防部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积累的经验从发,从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战士的思想走势及特点,易出现的各类思想问题、产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