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新城(1893—1960),出生于湖南溆浦县桐木溪乡刘家渡的一个佃农家庭。初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遁庵,又号畅吾庐,曾用笔名徐怡、怡等。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辞书编纂家。相比之下,他早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推广道尔顿制的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道尔顿制的研究和推广,其广度和深度,在他那个时代可能无出其右者。深入探究舒新城在20世纪20年代传播和实践道尔顿制的活动,客观还原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超越舒新城对国情民性和教育近代化相互关系认识的局限性,就能够在当今的中学教改中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概要性地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正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舒新城传播道尔顿制的缘由,主要从社会背景及其个人教育、生活经历两方面进行分析,为揭示舒新城传播道尔顿制的原因奠定基础。正文第二部分:对舒新城传播道尔顿制理论和实践道尔顿制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正文第三部分:提炼舒新城的教育实验思想。正文第四部分:对舒新城的实验道尔顿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注意吸取实验失败的经验教训,重视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结合本国实际变通国外先进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