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升级,这些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为了使人才培养的规格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内地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专业调整。但总体说来,内地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过程中仍出现了计划色彩过强、专业设置重复和滞后等问题。而香港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扩大其高等教育的规模,新增的大学和专业注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高校定位明确,专业设置避免重复。自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两地高校合作和交流日益增多,香港高等教育中西结合的特点越来越显著,香港高校也越来越受到内地的广泛关注。
香港高等教育不但与国际接轨,而且较好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在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内地高校如何才能立足国情、有效结合香港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经验,对内地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十分关键。
本论文以香港高等教育自90年代初快速发展、内地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为背景,旨在通过对香港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的把握、特点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的论述,来为内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建议。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对香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进行探讨。从宏观的角度,主要是以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所主要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对这八所院校的总体概况和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微观的角度,论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香港中文大学自香港回归以来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情况作了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论文得出香港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
第二部分,对香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的论述从香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法律法规基础、组织保障以及具体程序三大方面分别展开,这三大方面主要围绕三大主体: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高校来阐述的。通过对机制的探讨,论文得出以下观点:香港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是由政府来作规划和统筹,各高校依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和学科特色提出专业发展计划,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两者之间起的是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第三部分,对内地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概况进行介绍,并基于对香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以及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机制探讨对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