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女性生殖器肿瘤中死亡率最高。尽管经过初始治疗后,90%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最终70%的患者在2-5年内复发[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因此难于早期发现并诊断。大部分患者在Ⅲ期或者Ⅳ期甚至少数出现严重胸腹水等并发症就诊时,临床才能诊断,因此预后差。迄今为止,对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由于手术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及尚无理想的根治性化疗药物等因素,虽经过系统的、正规的治疗,仍很难彻底根治。鉴于以上原因,对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监控是临床医生面临的课题。加强对卵巢癌治疗后的检测,及早发现复发的征象,是卵巢癌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临床常用于卵巢癌病情监测的方法有CA125测定,盆腔专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及核磁共振成像等手段。其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血清CA125测定。
CA125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重要标记物。自1981年推广应用以来,血清CA125测定在卵巢癌诊断及术后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约80%的复发卵巢癌患者存在CA125的升高,所以CA125成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病情监测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2]。其临床价值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本研究对120例术前CA125高于正常,经系统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根据GCIG标准诊断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末次化疗时血清CA125是否能成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指标,随访中血清CA125连续升高(包括升高后仍处于正常范围)是否能协助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诊治等。
研究对象: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初次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患者共120例。患者初次治疗,均接受了满意的卵巢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行以卡铂或顺铂等铂类为主的3次以上联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指南,所有患者最初2年每2个月随访一次,随后的3年里每3个月随访一次,其后每年随访。每次随访需要症状的简要病史,体格检查,CA125检查。其中体格检查包括: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外腹部检查,使用窥器的盆腔检查,双合诊及直肠指诊。影像学每3-6个月检查一次,或出现临床指症时随时检查。
方法:
1、一线治疗后,患者最初2年每2个月随访一次,随后1年里每3个月随访一次,其后每年随访。我们记录那些可用于诊断复发的指标,如,症状、体格检查所见、影像学表现及血清CA125的值。
2、上皮性卵巢癌复发GCIG诊断标准。
CA125标准为:(1)治疗前患者CA125高于正常值,治疗过程中CA125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CA125必须等于或大于两倍正常值上限,且必须至少间隔一周分别检测两次。(2)治疗前患者CA125高于正常值,治疗过程中CA125仍高于正常值,这种情况下,CA125必须等于或大于两倍的最低值,且必须至少间隔一周分别检测两次。(3)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CA125都正常,这种情况下,CA125必须等于或大于两倍正常值上限,且必须至少间隔一周分别检测两次。
RECIST标准为:原靶病灶长径总和增加大于20%且原靶病灶长径总和的绝对值增加大于5mm;出现新病灶;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存在非目标病灶模糊进展。
3、研究分组
(1)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与PFS之间的关系。
①血清CA125在15U/ML至35U/ML之间,共87例。
②血清CA125小于15U/ML,共33例。
(2)应用COX回归分析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小于15U/ML与其大于等于15U/ML比较、血清CA125水平较术后最低值升高2倍以上与未达到术后最低值2倍比较、临床病理分期Ⅲ+Ⅳ期与Ⅰ+Ⅱ期比较、病理类型浆液性与其它类型比较、年龄等多因素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间关系。
4、统计学方法: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组的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P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义。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CA125水平患者的P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影响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因素。
结果:
一、本研究120例患者中,诊断复发依据情况。(见表1)表1诊断复发依据情况诊断复发依据例数比例(%)仅依据CA125诊断复发3730.84依CA125及影像学综合诊断复发6755.83仅依据影像学诊断复发1512.5依病理学诊断复发10.83总计120100
二、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与PFS之间的关系。
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小于15U/ML组(2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27.3030±3.013个月,明显高于血清CA125在15U/ML至35U/ML组(1组)的16.9540±1.2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PFS生存分析,2组PFS明显高于1组。两组应用COX模型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2组PFS明显高于1组
三、影响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上皮性卵巢癌复发与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随访期间血清CA125值高于最低值2倍以上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04倍,1.573倍及1.827倍;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提示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随访期间血清CA125值高于最低值2倍以上及临床病理分期对复发有明显提示或预测作用,是能预言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因素。
四、血清CA125在正常范围内连续升高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诊断的意义
88例一线治疗后随访过程中血清CA125在正常范围内呈进行性升高患者,其血清CA125升高出现平均时间为10.42857±2.785714个月较影像学诊断复发的平均时间19.175±4.925个月要早近9个月。这个结果提示在CA125在正常范围内呈现进行性升高的半年至一年内患者可能出现影像学提示的临床复发。
结论:
1、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小于15U/ML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明显高于血清CA125在15U/ML至35U/ML组。上皮性卵巢癌经规范的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与患者的PFS密切相关,可预测复发时间及预后。
2、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最低值、随访期间血清CA125值高于最低值2倍以上及临床病理分期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密切相关,有明显提示或预测作用,是能预言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因素。
3、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后,血清CA125在正常范围内连续升高对复发有预测作用,患者可能在其后的半年至一年内出现影像学提示的临床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