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中的设计与研究 ——以北京中轴线为例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探索字体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中的设计应用,并塑造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品牌形象设计。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潮品”。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向世界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字体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元素之一,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历史的重要载体,又是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还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字游北京中轴线”文化品牌是结合北京中轴线上14处遗产点的建筑形态特征,通过字体设计表现的文创品牌,利用文创设计的形式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内涵进行传播,以汉字的形式带动公众增加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本文首先对文化遗产相关文创品牌进行了理论研究,概述了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特征,并通过调研国内外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现状,分析归纳了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设计原则和策略。然后是探索字体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讨论了字体设计和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字体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中的设计原则,并总结了字体设计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中的象形与非象形的设计形式表现。再次,针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北京中轴线的范畴及其文化内涵,并归纳总结了北京中轴线上14处遗产点的建筑形态特征。最后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笔者进行了“字游北京中轴线”文化品牌的设计实践,针对该品牌进行了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和图形设计,并把字体和图形等设计元素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字体设计与建筑形态特征相结合去表现文创品牌,并基于北京中轴线14处遗产点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了“中轴线建筑体”和“中轴线印章体”的字体设计。
其他文献
乡村公路是乡镇的骨架,是提供乡村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各种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纽带,同时也是乡村外来人员了解这个乡村并感受该乡村景观风貌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窗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乡村公路的需求也不再停留在安全与平稳等基础功能层面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其生态、美观、文化、游憩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乡村公路虽然建设速度飞快,但部分乡村公路未结合乡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公路
《聊斋志异》中含有大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负载词,它们往往包含着历史、社会、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这些词汇的翻译不仅决定了能否还原出作品的原意,更决定了能否传达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蕴。但是,相比于语言层面的困难,这些文化层面的信息更加不易处理,是困扰翻译者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的意义也在于: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以文化负载词这一微观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具体的文本和个案出发,可以更务实地考察
一些在口碑传播上的研究已经有显示,消费者在社交互动中建立自己良好形象的愿望会影响他们的口碑传播意愿。消费行为有自我表达的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特定产品来表达自己并塑造印象。享乐型产品具有体验丰富,主要针对感性需求等特点,而功利型的产品主要提供的是使用价值和功能性的属性特征,难以满足消费者印象管理的需求。在整理了外国前沿研究中享乐型和功利型这两种不同消费品类型对口碑传播的影响理论后,笔者进一步梳理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相互兼容和渗透,并最终整合形成统一的信息网络。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工作已处于关键阶段,IPTV、手机电视等各种融合业务和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应的,三网融合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三网融合的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满足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安全需求是当前政府和相关运营企业应当予以高
包虫病被称作“虫癌”或“第二癌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包虫病列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疾病,而我国是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包虫病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该病一直严重危害全球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是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流行范围涉及23个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受危害人群有接近600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纽带。小城镇的良好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自“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和国家对体育产业支持的持续倾斜,体育特色小镇开发逐步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政企合作共建模式将成为体育特色小镇最重要的建设模式。万科松花湖冰雪小镇的转型成功,与政企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选取万科松花湖冰雪小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整体存在的现状问题和机遇,试图探索合理化改善建议。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天涯山景区入口空间的规划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总结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景区入口空间设计思路。首先,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际案例研究,对人文景区入口空间进行整体分析。其次,本文选取太白山森林公园、五台山旅游景区为代表,对其入口空间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目前一些景区入口空间的设计在人文特色注入设计方面缺乏与景区紧密结合的结论,并总结出景区入口空间要适当地减少不必要的服务设施,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中最主要的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娱乐,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园的功能不断拓展,在休闲、游憩、娱乐等主导功能上不断深化,并衍生出了许多特定功能的分区及产品,如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等,但仍有特定的需求尚没有被充分考虑,比如本文研究的公园中近年来兴起的特定活动—遛狗,空间划定不明晰、分区的不完善,会导致遛狗人群无法进
乡村作为最早的集居空间,其环境条件处于近自然的状态,与生态的关系密切,但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过程加速,很多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比如乡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乡村本身面临着硬件不足、生活品质较低等情况,这些问题使得乡村发展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造成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不理想,因此,乡村宜居性设计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国内针对居住空间宜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针对乡村空间的相对较少。本文以北京郊区
富宁—皈朝盆地位于华南板块与印支地块的滇琼缝合带,北接南盘江盆地,南邻那坡盆地。本文以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重矿物数据、碎屑组分统计等资料,研究了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的沉积相、砂岩的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母岩类型以及物质来源,得出如下认识:百逢组以岩屑杂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中,石英和岩石所占比例最大,岩屑则是火山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居多,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