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条件下一锅法构建氮氧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离子液体由于溶解性极好、高热稳定性、可调控的物化性质、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等其独特的性质越来越受到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它可以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种类来变化它的性质,从而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或反应介质、电化学的电解质或电解液、分析化学的溶剂或萃取剂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化学领域。多组分反应(MCR)由于其高效率、原子利用率高、简化反应步骤、无中间产物分离等优点,是一种实用且绿色环保的有机合成方法,广泛用于药物中间体和有机分子的合成。将环境友好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绿色的反应介质或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或催化剂应用于多组分反应中,符合目前绿色化学发展的需求。我的硕士论文主要探究方向为:以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或催化剂,一锅法简单有效合成氮氧杂环化合物。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了多组分反应的发展过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性质、发展过程以及在多组分反应中的应用。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含砜基的苯并色烯化合物的合成,在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通过甲基磺酰乙腈、萘酚和醛三组分一锅法快速地合成了含砜基的苯并色烯类化合物,收率高达92%,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循环利用,苯并色烯支架是许多天然存在化合物的重要结构组分,它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应用。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含砜基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芳香醛、芳香胺、丁炔二甲酸二甲酯和苯砜基乙腈四组分一锅法合成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具有溶剂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无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分离便利,收率高达94%。探讨了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从而确立了最优条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产物通过核磁、红外、质谱进行表征。
其他文献
该文从SOA的速率方程和波动方程出发,建立了TOAD的数学模型,导出了SOA的增益动力学方程、TOAD中控制和信号光脉冲在SOA中的耦合方程及TOAD的功率输出表达式.运用这一理论模型,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在不考虑和考虑非线形增益压缩因子的两种情况下,系统地研究了控制光脉冲的能量、脉宽对SOA动态增益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控制光脉冲能量、宽度、环时间非对称性、信号脉冲相对于控制
目的,在激光加工领域,射频激励CO激光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直流激励CO激光加工中的光功率实时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案.该文首先介绍了D.R.HALL等人提出的射频气体放电相关理论.该文详细分析了射频激励CO激光器中各种粒子和光子的微观过程.该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射频激励CO激光器实时控制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计算了射频激励CO激光器输出光功率对PWM控制信号的实时响应特性,并用数学方法模拟了激光器实
学位
随着对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通信领域中最重要的热门研究点之一。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比能够适应一些苛刻或是特殊的应用环境,例如将无线传感器节点运用于高铁铁轨检测环境中。但这些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无法经常更换电池。因此如何寻找新的供电技术,并且引入新技术后节点之间如何有效的协作使得整个网络资源得到优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
学位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美国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全世界都急切地等待着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文的核心目标是完成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人脸字典构建、数据降维、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和图形 GUI 界面设计。其中,如何利用稀疏表示技术来对人脸图像分类是本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与传统的基于欧式距离的分类方法相比,将人脸图像在特定字典下进
学位
本文将软测量技术应用于系统实践中,采用双温双电导法建立了以柯性钠浓度、氧化铝浓度、温度、溶液电导率为变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在线测量溶液的两个温度及对应的电导率,从而在线求解出铝酸钠溶液的苛性钠浓度和氧化铝浓度.
本文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五根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在负筋截断时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在纵筋截断下有腹筋约束梁的受剪破坏全过程及纵筋配筋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梁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纵筋应变、箍筋应变、梁的挠度等指标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试图追踪试件中纵筋应变状态的变化和裂缝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进而总结出有腹筋约束梁裂缝开展及钢筋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
电渗析技术在减少有害废水、实现盐类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中的核心部件,正在从实验室阶段不断走向工业化应用。而近几年,随着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电渗析技术也不断的精细化,同时对离子交换膜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实际应用中,地下水中存在有害的单价阴离子(NO3-、F-),且废水中存在的二价离子(SO42-)使浓缩室结垢。因此需要制备性能优异的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实现上
在有机化学中,金属催化下形成新的C–C键的反应称为C–C键的偶联反应。C–C键的偶联反应中,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C–C三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Sonogashira反应已经成为有机合成中进行芳-炔偶联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芳基或烯基卤代物与端炔的偶联生成炔烃衍生物报道的比较多,而苄基卤代物与末端炔烃的报道相对较少。  本论文研究了铜催化的炔烃的苄基化反应,条件简单方便。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
学位
离子交换膜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的应用于电渗析、海水淡化和碱性燃料电池等现代工业领域。作为电渗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决定电渗析的效率。随着电渗析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对于高性能离子交换膜的需求增大。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必须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以保证离子的快速交换迁移,而过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必然导致膜的含水率难以控制,使得膜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受到破坏。所以阴离子交换膜在应用过程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链段不相容,可自组装成胶束或囊泡等结构,已广泛用于膜材料的制备、纳米光刻,药物输送等领域,特别是在多孔膜的制备中具有优势。聚苯乙烯-嵌段-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是第一个被用于制备多孔膜的聚合物,但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在自组装成膜过程中强烈依赖于分子组成,即如果嵌段共聚物的组成低于诱导所需的下限,则无法制备自组装膜。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采用PS-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