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砾岩沉积环境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化势必对人类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人类必须认识全球变化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全球变化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第四纪(又称为人类纪)尤其是晚第四纪离人类产生、发展最近,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最有价值的信息库,对其环境演变的研究对人类的意义非常大。随着三峡大坝的兴建和库区的开发,加强对长江中上游环境演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广泛分布在四川盆地河流一级阶地基座上的江北砾岩能反映其成岩时的古洪水、古气候、古植被等古环境信息,是研究本地区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古环境演变的不可多得的载体。 江北砾岩是指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河流沿岸一级阶地第四系晚近阶段的一种次生表生胶结岩类,包括砾岩、砂岩。因此,又被称为江北期砂砾岩。江北砾岩具有与其它河流沉积物不同的特点,即在地表胶结成岩,且只分布在一级阶地中上部。学者们对其成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推测其可能是特殊气候条件的产物,但在形成砾岩的具体气候条件方面存在争议。刘兴诗认为是全新世干热气候的产物,而杨达源认为是晚更新世干冷气候下形成的。由于江北砾岩填隙物成分复杂,选取准确定年和古环境分析的载体比较困难。因此,其成因至今未搞清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近年古环境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对其成岩时代及其成岩环境进行研究。 江北砾石层堆积年代表明其堆积时代应为1-4万年,在长江分布的江北砾岩其中上部堆积时期属于晚更新世晚期(40000a BP),顶部堆积时期应属于全新世(7500—10000 a BP);嘉陵江下游分布的江北砾岩其底部堆积于28000 a BP,顶部河漫滩堆积物堆积于7500 a BP。江北砾岩填隙物、砂岩的14C以及部分剖面方解石胶结物的U系时代分析表明,江北砾岩的胶结年代应大致为1-2.43万年。其顶部砂砾胶结年代为10000年左右,下部砾岩的胶结年代为24300年。 江北砾岩堆积期气候为在亚热带暖湿气候背景下受末次冰期全球气候变冷的影响转干冷。其填隙物孢粉组合表明植被类型为森林或者森林—草原,这说明晚更新世末晚期即末次冰期时位于亚热带湿热区的本区气候转向干冷转化,降水和气温均有所降低;江北砾岩填隙物总有机碳TOC含量从剖面底部往上逐渐升高的变化特征也表明随着晚更新世晚期气候的逐渐干冷,气温和降水减少,植被森林向森林—草原演化,堆积物中有机碳分解减弱。同时,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含有机质较多的细砾石和泥沙堆积。因此,逾往剖面上部总有机碳TOC增加;江北砾岩重矿含量及矿物组合以稳定矿物及其组合为主的特征说明其堆积时以气候暖热为主,符合本区亚热带气候背景和河流沉积物重矿特征,但大量褐铁矿、少量角闪石、绿帘石的存在以及黄角客运码头HJK4、江北寸滩砂岩CT以不稳定矿物和次稳定矿物为主的重矿组合也反映了其堆积期转干冷气候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积极护理元素综合干预法在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结构、力学结构、热结构比大洋的复杂得多,而且在长期构造演化过程中,也使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石圈强度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岩石圈强度的变化对于大陆构造与大陆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戏曲艺术的课堂展示对学生们实施教育引导,以期引领学生们在戏曲艺术的 欣赏和认知中丰富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进而促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但人们总想可以直接定位根据自己口味的电影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搜索和朋友的推荐。然而目前已有的推荐系统机制过于简单,往往是根
地震资料的高分辨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分辨”的思想必须贯穿于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本文主要围绕着面波信息的挖掘和井资料的利用两大部分内容进行展开,最终落脚点
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行业发展趋势,结合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发展状况和问题。制定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规划。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现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