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和维护人权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人权入宪为人权教育带来了政治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在国际人权和国际关系舞台上的声望日渐提升,人权教育作为人权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自然不可忽视。与过去相比,我国人权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权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是人权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人权知识的学校教育远远落后于其社会教育,尤其中小学人权教育更为落后。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是对青少年实施人权教育的重要阶段,研究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开展情况,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省绵阳市作为调查地点,通过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人权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和制约中小学人权教育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对策。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人权教育的相关概念做了阐释,包括人权、人权教育、中小学人权教育,着重阐述了中小学人权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从课程、教师、学校和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人权教育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目前中小学还谈不上进行完全意义上的人权教育,整体上尚处于萌芽阶段。第三部分剖析了影响中小学人权教育的主要因素,人们对人权和人权教育的扭曲认识、客观的经济条件、传统权利观是影响人权教育的外部因素,而传统教育理念、儿童教育观念、制度的缺失落后以及教师教育中人权素养培育的缺失是阻碍人权教育的内部因素。第四部分根据中小学人权教育调查现状,在吸收借鉴国外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对策:一是明确中小学人权教育政策,包括明确人权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争取财政支持、在教材中凸显人权内容、在教师教育中积极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在学校层面,学校领导应重视人权教育的价值,将之规划为校本课程,并规范已有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权校园环境;三是就教师个人而言,不仅需要透过经验式、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与过程进行人权教学,更要借助“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人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