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社区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权力延伸—以黑龙江省L社区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单位制模式成为城市管理区别于传统以及国外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中国社会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以及资源整体配置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单位社区脱离单位的约束独立发展,单位社区的发展因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关注单位社区的转变发展,有利于我们去阐明城市中基层组织的发展状况,认识到作为基层的单位社区对中国整体转型的重要性。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事业单位L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在社区内的观察和与社区居民的访谈中得出单位社区的变迁发展。  通过对社区的日常生活和运作中可以发现,单位社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原有单位的影响较重,单位社区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靠着单位资源的持续供给,单位社区的发展才能出现一种新局面。同时,在单位社区的日常运作和一些活动中可以发现,单位内原有科层制权力体制会移植延伸到单位社区的内部,在单位社区内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种影响会在单位社区的内部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社区在这种状态下会生成一些特殊的属性,使得单位社区在某些方面具有资源的能动性。此外,综合各种原因来看,单位社区可能是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免受市场经济侵蚀的而采取的努力,是一种市场和社会双重运动的结果。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单位社区,在今天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因而我们也应该对其特殊对待。要考虑到其存在的特殊性从而对其进行合理引导,查找其最为符合的转型模式,才能让单位社区在中国的基层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研究L单位的发展变化,希望能引起社会学中对事业单位社区的关注,从而促使单位社区能在社会整体转型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从而实现其对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传统教育认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两性的社会地位和就业地位将朝着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初就受到了歧视,成为了劳动力
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F老年公寓内老年群体生活的描述,记录院舍养老模式下老年群体的家庭支持情况,以第三方的独立视角探寻院舍养老中,老年群体客观、真实的感受,进而丰富老年赡养
新制度在国内的推行往往是按照“自上而下”的路径逐级展开的,在中国政府强制力的推行下,照理说,某些政策文件的推行与实践应该是较快的。但近年来,尽管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
该文通过理论学习,对百步亭花园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在现状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百步亭的社区文化建设之所以成功,除了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中心的组织建设外,还有
20世界70年代早期,女权运动学者开始调查大众媒体是如何描述妇女形象的。自此以后,媒体中的妇女形象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公众舆论对人们
通过批判汉娜·阿伦特和于尔根·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理论学说,桑内特将具有强烈政治意涵的公共领域拓展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就了西方研究公共领域的第三学派:日常公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