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daii)是广西林科院用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为母本,大绿竹(Dendrocalamopsis daii)为父本,经过12年杂交选育出来的杂交竹种。撑绿杂交竹除具有父本和母本的优良特征外,还具有根系发达、出笋多、产量高、笋期长、径级大、无性繁殖力强、竹材造纸性能好和用途广泛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西南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规模化营造撑绿杂交竹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迄今为止,有关撑绿杂交竹生长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撑绿杂交竹生长立地条件与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影响撑绿杂交竹生长的立地因子;
坡位、坡度、土层厚度以及石砾含量对撑绿杂交竹的生长影响较大。土壤类型、海拔和坡向对撑绿杂交竹的生长影响较小或没有著差异。
(1)不同坡位对坡面上土壤厚度、营养元素的积聚和土壤水分的留存都有不同的影响,土壤厚度、营养元素的积聚和土壤水分的留存随着坡位的上升而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到立地的质量,并间接影响撑绿杂交竹的生长。
(2)土层厚度以及土壤类型可反映土壤营养空间大小以及土壤中水分、养分的累积程度,是对竹林生长有直接影响的立地因子。土壤中营养空间、水分和养分随着土层厚度的减小而降低。撑绿杂交竹的造林地应选择在中、厚层土壤上,最好是厚层土。
(3)从坡度和石砾含量来看,坡度越大石砾含量越高撑绿杂交竹生长越差,坡度大于25°、石砾含量50%以上均不适合栽种撑绿杂交竹。
(4)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递减,而撑绿杂交竹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竹种适于温度高降雨量大的气候条件所以高海拔不适于撑绿杂交竹的生长。
(5)紫色土和红壤两种土壤类型、两种土壤都适应于撑绿杂交竹的生长,红壤上生长的撑绿杂交竹相对更好。
2.影响撑绿杂交竹生长的主导因子;
利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对210块样地的数据,进行了立地因子与撑绿杂交竹平均不同立地条件对撑绿杂交竹生长影响的研究胸径和平均高的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撑绿杂交竹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坡位、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选择撑绿杂交竹造林地,应着重考虑土层厚度、坡位和石砾含量等3个立地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根据在不同立地类型测量的撑绿杂交竹生长情况数据的分析,可得出Ⅶ、Ⅷ、Ⅸ、Ⅹ这几种立地类型适合撑绿杂交竹培育。
3.撑绿杂交竹生长的立地类型与立地质量;
依据影响撑绿杂交竹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将绥江县撑绿杂交竹分布区立地条件划分为5个立地类型组和10个立地类型。在10个立地类型之间撑绿杂交竹生长差异较大,反映了立地条件差别。由于立地条件不同,撑绿杂交竹生长量也不同,如在第Ⅰ到第Ⅲ立地类型撑绿杂交竹的胸径在3.38-3.74cm、高度在7.15-8.00m之间,而在第Ⅶ到第Ⅹ立地类型撑绿杂交竹的胸径为4.58-4.89cm、高度在8.87-9.12m,说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撑绿杂交竹生长差别较大。立地类型划分与立地质量评价为撑绿杂交竹林的高效培育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