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土壤磷素累积,由此所引起的土壤磷素流失(径流和淋溶)越来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从我国13个省市采集23种耕地土壤,按不同的梯度加入P(KH2PO4溶液),模拟田间实地情况,经反复干湿交替培养,使得加入的磷与土壤充分作用后研究土壤中CaCl2-P、Olsen-P和Fe-P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土壤中各理化性质和土壤对磷素吸附特性对此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Olsen-P与Fe-P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土壤Olsen-P或Fe-P的增加,CaCl2-P提高,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以此为土壤磷酸盐潜在淋失临界值,推断出供试的23个土壤有19个明显地存在土壤磷酸盐潜在淋失临界值,范围为:Olsen-P:29.96~156.78mgkg-1,CaCl2-P:0.14~3.87mgkg-1。其他4个中来自浙江象山的两个土壤(9号和11号),极有可能已经发生了磷酸盐淋失,而来自贵州六枝(5号)、浙江象山(10号)土壤则不太容易发生磷的淋失。研究土壤中各理化性质和土壤对磷素的吸附特性对土壤磷酸盐潜在淋失临界值的影响的结果表明整体上土壤活性铁铝的含量与临界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土壤对磷素的吸附特性对土壤中磷素潜在淋失临界值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