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菌对已广泛使用的多种抗生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以致感染不仅治疗难度加大、病死率升高,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寻求抑制致病菌生长的有效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喹唑啉类化合物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杀菌、杀虫、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高血压、抗结核、抗疟等。由于喹唑啉类化合物应用前景广阔,其分子设计、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成为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1)为起始原料,与胺类化合物(2)在THF/DMF混合溶剂中回流,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喹唑啉酮类化合物(3),再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用氢气(Pd/C)体系将(3)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化合物(4),最后以K2C03作为催化剂,以THF/DMF (7:1)为溶剂,与多卤代间苯二甲腈类化合物(5)进行选择性单取代反应,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骨架新颖的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6)。该方法反应速率快,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所得到的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均得到1H NMR,13C NMR、 HRMS和IR等波谱数据的证实。对所合成的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和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取了四种致病细菌(BC, SA, EC, PA)和一种真菌(CA),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选择性,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对4种受试细菌的抗菌活性普遍较弱,而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对其抗菌活性良好。进行复筛测定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BC,SA)的抗菌活性强于革兰氏阴性菌(EC,PA),其中化合物6f、6g、6i、6j、6k的抗菌活性最好,与对照样药剂诺氟沙星的活性相当。进一步对上述5种化合物进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细菌的杀菌作用大于真菌,其中化合物6k、6j对革兰氏阳性菌(BC, SA)的杀菌作用优于对照诺氟沙星,化合物6k(MBC=7.8μg/mL)对真菌(CA)的杀菌活性优于对照氟康唑(MBC=15.6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