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电极工程及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因其低成本,可溶液加工性和本征柔性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近年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等主要电学性能已经得到显著提升,这使得其在大面积背板显示,低成本柔性电路和传感器等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源漏电极与半导体之间的高接触电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导致非理想的特性曲线、不准确的迁移率提取以及源漏电流的减小。而这些高接触电阻问题主要源于电极与有机半导体界面处能级的不匹配,这是由材料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另一方面,在兼顾电极与半导体接触质量的同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极还需要大面积、低成本和较高分辨率的图案化技术。针对上述这些挑战,本文采用“兼顾电极-半导体界面和电极图案化”的电极工程思想,开发了新颖高效的电极图案化策略,同步优化电极-半导体的界面接触质量,因此获得了高性能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近红外光晶体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发明了一种原位生长导电聚合物的图案化方法。通过PDMS微通道的空间限域效应,可以直接在多种衬底上原位生长导电聚吡咯图案,并且该方法还适用于低表面能和疏水表面。由于PDMS微通道是通过光刻图案倒模获得,故该方法制备的聚吡咯图案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图案化质量。此外,原位聚合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过程非常温和,且不涉及有机溶剂。这种原位生长导电聚合物的图案化方法为柔性、透明的有机电子学提供了新颖的电极制备策略。2.采用原位生长的导电聚合物作为源漏电极,制备了电极与有机半导体高接触质量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由于原位生长的导电聚吡咯可以在疏水的半导体表面上共形贴合生长,从而形成了高质量的电极与半导体接触界面。p型半导体DNTT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实现1.01 kΩ·cm的宽度归一化接触电阻,这是已报道基于导电聚合物电极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最低值之一。p型和n型半导体器件都具有理想的输出和转移特性曲线,阈值电压接近0 V以及几乎没有迟滞现象。此外,在长时间偏压和开关循环测试条件下,器件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3.利用聚吡咯电极的较高的近红外光热转化效率,制备了电极响应的有机近红外光晶体管。在有机晶体管内,电极/有机半导体界面的电荷注入效率显著影响器件性质,通过聚吡咯电极材料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效应可以调控器件的电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表面接枝的聚吡咯源漏电极的光晶体管对980 nm和1550 nm波长近红外光具有的光响应和探测能力。其中,该器件对980 nm近红外光的最大灵敏度为990,响应时间为0.1 s。此外,通过栅极电压的调控可以提高光晶体管的灵敏度。4.基于微流控真空注入的策略,制备了高性能的基于液态金属源漏电极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基于镓铟合金液体金属电极的PTCDI-C8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质,包括高开关比(~10~6),接近0 V的阈值电压以及几乎没有迟滞现象等。由于注入法制备的液态金属电极对于有机半导体几乎没有损伤,这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电极与有机半导体接触界面。通过传输线法(TLM法)测试了器件的归一化接触电阻,且数值低至23.87 kΩ·cm(VG:-60 V)。变温实验和反光电子能谱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该器件的电极与半导体之间具有较低的势垒高度。这种高质量的电极与半导体接触界面有利于减小接触电阻和增加源漏电极对电荷的收集和注入。此外,这种液态金属电极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还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和长时间稳定性。
其他文献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DCs)具有原子级的厚度、丰富的带隙性质、良好的载流子传输特性以及优异的光学特性,因而成为发展新型电子与光电子器件的热门候选材料之一。研究对TMDCs半导体及其异质结输运特性的调控手段,对于构建高性能、可调制的多功能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栅极电压调控和一氧化二氮(N2O)等离子体掺
学位
固体材料的表面原子结构对其化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材料表面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对于耐腐蚀金属材料以及高性能催化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传统的非原位表征手段虽然在理解“固-气”表面反应的产物种类和较宏观尺度下的反应过程上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非原位表征手段难以在反应过程中捕捉固体材料表面反应的动态原子过程,无法在原子尺度理清表面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反应活性位等核心科学问题。本论文使用先进
学位
新一轮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与实施使得在线教育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和新理念正在重构在线教育生态。本文研究疫情时期在线教育的实践,探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和在线教育环境的发展要求以及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在线教育必将从当前的以知识传授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地位会进一步得
期刊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教育新生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与实施成效,然后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关注重点,接着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治理、实现终身学习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思考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未来教育数字化转
期刊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持续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数字技术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突破口,职业教育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目前国家出台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产业、行业等外界发展倒逼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众多国家已获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理性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探索目前影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素,如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环境、课程体系等,进而从政府层
期刊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
期刊
有机共晶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组分通过非共价键组成的具有特定计量比的多组分晶体。与单一组分材料相比,有机共晶由于其合成简单环保且能发挥协同效应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机共晶发展迅速,在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例如:室温磷光、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光波导、可调荧光发射、铁电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有机共晶的身影。虽然有机共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目前共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学位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2.0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创新的挑战。“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同样面对诸多“难题”。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2.0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面临技能提升、心理认知、创新课堂变革及客观基础等困境,应当施以培育新人才、构建新理念、创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等策略措施,以实现
期刊
光学频率梳是一种具有离散等间隔频率模式特征的革命性的光源,已经逐渐成为许多领域的基石。得益于微谐振腔的超小尺寸和能量增强效应,具有光滑全相干光谱的高重频孤子光梳(Soliton microcomb,SMC)崭露头角,展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普遍的测量之一,长度量值的精确测量、溯源,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孤子光梳和色散干涉(Dispersive i
学位
能源和环境危机严重地制约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燃料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最有希望的方法。光电催化水的分解是利用太阳能转化绿色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过程主要包括光能的捕获,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分离和表面催化。不幸的是,光电极都会遭受严重的界面复合,导致该途径低的光能转换效率,严重地阻碍了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半导体材料和电催化剂的集成是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