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状态对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CV-HCC)及非乙型非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NBNC-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查找从建库至2020.5.10发表的关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者非乙型非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队列研究的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每个独立研究的质量。两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分别独立提取数据,有争议的讨论后决定。结果采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fence interval,95%CI)表示统计效应量。基于卡方检验的Q检验和I2检验用于评估这些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此外,用Begg’s Test和Egger’s Test估计发表偏倚。根据结果进行剪补法分析,以管理发表偏倚。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997年至2017年发表的24篇文献符合标准,包含19625例患者。HBV-HCC组(HR:0.86,95%CI:0.78~0.95,P=0.002)和HCV-HCC组(HR:0.87,95%CI:0.80~0.94,P=0.000)术后5年总生存率低于NBNC-HCC组,而HBV-HCC组和HCV-HCC组之间无差异。与NBNC-HCC组患者相比,HBV或HCV感染患者的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更差(HR:0.73,95%CI:0.63-0.85,P=0.000;HR:0.57,95%CI:0.48-0.68,P=0.000)。此外,HBV-HCC组的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HCV-HCC组(HR:1.36,95%CI:1.15~1.60,P=0.000)。当以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亚组时我们发现在AFP≥1000ng/ml组,HBV-HCC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HCV-HCC组(HR:1.10,95%CI:1.06~1.14,P=0.00),HBV-HCC组与HCV-HCC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NBNC-HCC组。结论:非乙型非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术后预后优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优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影响肝细胞癌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早期宫颈癌无瘤操作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术毕后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对比两种不同术式中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同时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切除范围(阴道壁长度、骶主韧带长度、子宫动脉长度)。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无瘤操作下是否与开腹手术达到相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10~2020-12之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IA1~IIA1)患者41例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占成人所有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5%-20%,且发病率逐年递增。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已成为手术后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如此积极治疗,其总生存期仍很低,极易复发且复发后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挽救治疗方案。本研究对164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进行了临床预后分析,并分析了复发后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贝伐珠单抗)挽救治疗
目的:胶质瘤是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50%的患者表现为恶性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恶性弥漫性胶质瘤。手术、替莫唑胺化疗、放疗及皮质类固醇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均无法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HLA-Ⅱ),发挥非经典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调控肿瘤相关T细胞浸润以及分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NF-α介导慢性炎症可
目的:研究Siglec-15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iglec-15在GCTB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检测Siglec-15在GCTB单核基质细胞(Hs 737.T)表达,通过si RNA靶向沉默Siglec-15基因,观察敲低Siglec-15表达对GCTB单核基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与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1993年1月2020年9月已发表的多西他赛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与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 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
目的:研讨可能存在的与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相关联的风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骨转移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以早期识别高概率出现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进行靶向干预,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164例,以及初次来院就诊即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247例的临床资料,标记为A、B两组。所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评估胃肠间质瘤(
目的:通过分析179例行前列腺穿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价值,从而获得能够有效预测PCa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41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94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5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两组间基线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MRI、DWI、MRS检查与前列腺活检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MRI、DWI、MRS检查对临床前列腺活检的指导意义,为临床前列腺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75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依患者的PSA值分组为≤4 ng/ml,4-10 ng/ml,10-20 ng/ml,>20 ng/ml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