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闪存阈值电压获取及应用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5G、云存储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产生的数据量飞速增长,促使存储业务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HDD(Hard Disk Drive)存储设备已无法满足高读写速度、低延迟的存储需求。闪存凭借其自身读写速度快、非易失和抗震性能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消费市场和数据中心的主流存储设备。然而,相较于HDD存储,闪存低容量和高价格的缺点,成为阻碍闪存全面取代HDD的主要原因。闪存生产商为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存储容量,采用了多位存储和三维堆叠等多种方法来提高位密度。不幸的是,随着位闪存密度的提升,其可靠性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更深入研究闪存可靠性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本文对不同状态下的阈值电压分布进行获取并精确建模,它将指导我们进一步认识各种错误的成因,也可为纠错算法的适配及优化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闪存芯片的阈值电压分布会受到闪存块编程/擦除(P/E,Program and Erase)循环次数、数据驻留时间和编程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他们的相互关系,我们研制了一款支持3D闪存测试的实验平台。该平台可实现3D闪存芯片的读、写、擦等基本操作,并可以通过设置特征地址接口,对闪存的读参考电压进行定向和定量的偏移。本文利用实验平台和闪存的物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被迫害页的阈值电压获取方法。利用该方法,我们从编程顺序、干扰字线的位置和干扰字线内存在的不同数据干扰三个方面探究了编程干扰对阈值电压分布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对芯片进行了大量的磨损和高温加速驻留实验,获取不同驻留时间和P/E周期次数下的阈值电压分布数据。然后分别利用多项式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每个逻辑状态的阈值电压分布随着驻留时间和P/E周期次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建模,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对比评估。最后分别利用两种模型,进行了读参考电压校准,并对比了校准后的读参考电压对闪存可靠性的优化效果。两种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以较高的精度预测不同状态下闪存块的阈值电压分布;分别利用两种模型优化读参考电压都能有效降低闪存错误率。而BP神经网络的优化效果更为出众,尤其是对严重磨损块的优化,最高可以使位错误率下降68.7%。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震痛整个中国。痛定思痛,在突发性灾害面前,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来科学地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无人化施工系统技术是山地灾害频发的日本国在山地灾害领域中应用的
环境声音承载着大量有关日常环境和物理事件的信息,开发自动提取并分析这些信息的技术在一些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各种便捷设备更加智能化,可以应用于军事、刑侦等领
光催化产氢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助催化剂是影响光催化产氢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助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太西煤是全国之冠的优质煤,若将太西煤作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是一种具有特殊频段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介于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因此,太赫兹辐射的研究处于电子学和光子学的交叉领域,其一系列的特殊性质引起了
雷达探测目标时,若目标上存在与主体运动状态不同的局部散射点,其会对雷达回波信号产生多普勒频率调制,造成频谱展宽或出现旁瓣,该现象称为微多普勒效应。此时,传统的ISAR成
假肢是肢体残疾患者可以正常活动的重要工具,然而使用假肢的患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假肢以人工制造为主,存在费用高,制作周期长,且舒适性难以保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
随着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雷达性能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实现更加精细的高分辨成像,为了获得目标更多微动特性,为了得到更高的雷达成像帧率,人们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太赫兹
炭质页(泥)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西部等地区的二叠系、泥盆系地层中,这些地区的基坑或边坡开挖后,使得藏于地下的岩层裸露在大气中,受寒区复杂气候环境影响,极易风化崩解,
膜计算是自然计算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根据细胞的结构及其处理信息的机理提出的一类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通常将这类模型叫做膜系统,也可以叫做P系统。本文研究的是其中一种类神
七、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是澳大利亚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澳大利亚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基本上都把七、八年级汉语课设置为必修课,因此是接触汉语人数最多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