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驱动Au/Fe2O3纳米棒马达驱动机理及运动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马达是一种能够将不同形式外部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微机械装置。本文研究旨在利用自然界中的可见光作为驱动光源对含有三氧化二铁半导体材料的纳米马达进行驱动,研究其驱动机理与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纳米马达在生物医疗、环境净化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研究可见光驱动纳米马达驱动机理,本文从理论上研究纳米棒三氧化二铁半导体材料的光学吸收性质以及激发电子状态,在光波波长小于552.2 nm时,分析激发电子在纳米马达内部的流动情况。电子流动后产生的不均匀电荷密度分布形成光电势差,进而驱动纳米马达两端发生不同电化学反应,并进一步分析纳米马达于过氧化氢溶液中在可见光照条件下的粒子流动状态,以及自电泳在纳米马达运动中的表征和粒子的流动性,研究了迁移、扩散和对流对粒子流动的影响变化,阐释金/三氧化二铁可见光驱动纳米马达的驱动机理。本文通过对光照条件下的金/三氧化二铁纳米棒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两端长度各为1μm,直径为200 nm的金/三氧化二铁纳米棒在光照条件下电磁模块、半导体模块和静电场模块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了纳米棒对可见光波段光的吸收特性,分析了光波波长和光波强度对纳米棒中电子的分布影响以及电场电势变化规律,进而由最高可达1.72 m V的电势差驱动电化学反应发生。由此进一步建立纳米马达置于溶液有限元模型,将粒子传输模块、蠕动流模块和静电场模块进行多物理场耦合,研究了纳米马达在运动状态下周围电场电势以及周围压力的变化,分析了化学反应程度和光强及光波波长对纳米马达运动速度的影响变化规律,其理论计算最高速度可达37.16μm/s,并对纳米马达的运动启停和运动速度等进行有效控制。然后通过电沉积实验方法制备得到金/三氧化二铁纳米马达,测量得到纳米马达结构形貌及禁带宽度为2.25 e V,并将其置于溶液中加以可见光波照射,进一步测得其运动速度,分析总结了纳米马达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的增加和光波波长的减小均会使纳米马达内部电子的流动增加,从而产生较高的光电势差,较高的局部场强会加速纳米马达的运动,最高可达30.68μm/s,而溶液的浓度变化则对纳米马达的运动影响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切削力是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参数,测力仪直接测量是应用广泛且使用方便的切削力获得方法。将压电材料作为传感元件可提高测力仪性能,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压电薄膜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口语对话系统应用于服务
随着现代军事工业水平的日益提高,双弹车的设计不断朝着大型、高速、强载、连续运行和结构高度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满足军事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双弹车发生故障的潜在可能性。
低渗透油藏是我国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之一,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改造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压裂水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压裂工艺的进一步实施,进而
永3断块位于永安油田的中部,北面为永3北界大断层,西南方向与水体相连,东侧为永2大断层,属多油层、中高渗透、稀油复杂断块油藏。永3断块为老油区,地层复杂、油藏类型较多。
注蒸汽热采是开采稠油的常规技术,而稠油注蒸汽化学辅助水热裂解技术,即将催化剂伴随蒸汽一起注入地层,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之后,稠油实现不可逆降粘,使稠油在层内就地改质的新技
学位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类旋转机械,其零部件失效是造成机械故障最常见原因之一。当滚动体通过缺陷时,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力会发生突变,轴承系统刚度、载荷分布和振动响应等特性也会出现异常,而接触力及轴承特性的变化情况与扩展缺陷的轮廓形貌直接相关,对扩展缺陷形貌与接触力及轴承特性关系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开展滚动轴承扩展缺陷激励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