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QHF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转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mk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QHF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寻找有效的抗肝癌转移药物和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以不同浓度的QHF(QHF1-5)干预HepG2细胞,MTT法观察QHF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定性的观察QHF对HepG2细胞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Transwell实验,小室包被Matrigel基质胶,体外模拟基底膜,进行迁移和侵袭实验,定量观察QHF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Western blot检测QHF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分别使用ERK、p38、JNK抑制剂后观察QHF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MMPs家族MMP-2、MMP-9和MMP-13水平的变化。   结果:1.MTT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QHF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24h、48h、72h 后,细胞出现增殖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 QHF 浓度的不断增加,其对 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明显:不同浓度之间均有差异,且随着QHF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不断增加(p<0.05)。不同时间组之间也有差异,各浓度组24h的抑制率均大于48h,72h组抑制率最大。药物作用24h在QHF1-QHF3浓度内,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较小,其抑制率为 14%-22%,因此选择这三个浓度进行细胞侵袭转移实验的研究。   2.QHF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运动的实验研究:划痕实验结果显示:QHF干预组划痕损伤区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提示QHF有抑制HepG2细胞迁移的趋势;Transwell迁移和侵袭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HF各干预组穿过膜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QHF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QHF干预肝癌HepG2细胞24h后,p-ERK的表达明显下降,p-p38和p-JNK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ERK、p38及JNK的总蛋白量基本不变。而分别使用ERK、p38 和JNK抑制剂后,侵袭实验结果发现,ERK 抑制剂和QHF发挥协同作用,而 JNK 和 p38 抑制剂部分逆转了QHF抑制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QHF对MMPs分泌的影响:Elisa结果显示:QHF能减少MMP-2的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MMP-9和MMP-13的分泌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中药复方QHF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其抑制HepG2侵袭转移作用可能通过以下机制:(1)影响MAPK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包括:活化p38、JNK MAPK,抑制ERK而发挥作用。(2)抑制MMPs的表达,其中与MMP-2有更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丹参系应用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是重要的天然资源,丹参制剂在我国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分析方法耗时耗力,难以快速体现中药的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常常造成病人的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化疗是目前治疗骨肿瘤必不可少的步骤,化疗的主要作用在于剂量强度效应,即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