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建立了一套适宜黄土高原地区选育优质、高产、抗病甘蓝新品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育成了2个甘蓝杂种一代新品种惠丰1号、惠丰3号,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耐热性较强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育成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又开展了甘蓝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利用优异的甘蓝一代杂种“精选8398”、“百惠”等,采用多次单株选择与分类标记的方法,经4~5代的自交、分离与选择,选出了极早熟、早熟的8个各有特点,又性状基本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好的株系;选出了中早熟、耐贮运性好的8个各有特点,又性状基本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好的株系。在球形上获得了高圆球形的超亲类型;在熟性方面也获得了偏早和偏晚的类型;在抗病性方面也获得了抗性较好的类型;有的株系保留了原品种的品质优的特点;有的株系保留了原品种的耐贮运性好的特点。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四-287和PHB1M杂交后经回交、自交改良的自交系为母本,经过“吉高诱3号”诱导系诱导获得拟单倍体,经人工筛选及细胞学鉴定后,采用浸种法、浸芽法、注射法
冬小麦产量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并且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无时无刻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利用作物模型进行管理决策,是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方
本研究通过R1_((t))卷叶基因的一对近等基因系与平展叶亲本杂交,6个不同卷叶材料之间不完全双列杂交及其与7个平展叶材料pq杂交,研究卷叶基因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部分组合中卷叶基因的效应进行遗传分析;调查亲本及杂交后代叶片卷曲状况,分析卷叶性状的遗传行为;通过分子标记手段进行卷叶基因的初步定位。 一、以R1_((t))卷叶基因的一对近等基因系卷叶珍汕97B、珍汕97B为母本,分别与
汉语课实践教学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目前多数汉语教师比较侧重听和说,对于读、写投入的精力非常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少数民族
小麦抽穗期是植物育种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光周期反应是影响抽穗期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小麦光周期相关基因与抽穗期的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小麦光周期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