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层层叠加,使得世界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住房的财富效应再度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尤其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价不断攀升,尽管国家对住房市场进行持续宏观调控,其依然呈现整体繁荣的发展态势。目前,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可能出现的住房泡沫;还是注重住房对宏观经济内源性增长的稳定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有待考察。显然,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且各地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从区域的发展现状及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两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为我国住房市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因此,本文建立一个关于消费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2,2,2,2))模型,利用1999-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分层共计93个截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估计我国住房的财富效应。同时按照居民收入水平和所在地区分组回归,试图发现财富效应在不同收入群体和地区间的区别,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房地产政策。实证研究显示,(1)长期内我国整体并不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短期内居民家庭存在抑制当前消费的调整行为;(2)对高收入以及中等收入家庭,房价每增长10%,长期内两类家庭分别减少1.45%-1.96%,~1.16%~1.164%的消费支出,而对中偏高收入家庭,长期内则增加消费支出1.03%1.08%;(3)对中部地区,房价每增长10%,长期内该区域家庭将增加0.60%~0.67%的消费支出,而东部地区房价变动与居民消费支出不存在统计上关系,西部地区仅存在短期上的抑制性调整行为,即减少0.03%~0.18%消费支出。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整体来看,政府不应寄希望于抬高房价使得住房财富增值来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长远角度而言,政府应合理控制房价,促进高收入家庭闲置资本向技术附加值较高的产业转移,提高投资效率,增强综合国力。从地区结构而言,为促进住房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政府应积极促进中部地区住房建设,应加强东部地区居民居住观念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加强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