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影响因素及防治现状,为当地基层卫生部门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理论支持。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地区三个乡镇中九个自然村为研究现场,对18岁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制调查表入户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193份,问卷内容包括居民慢性病患病、卫生行为、就医需求以及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同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本地区104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慢性病防治能力的问卷调查,并就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两方面内容对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定性访谈。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资料,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方法、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被调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8.6%,所患疾病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占患病总例数的42.4%;(2)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吸烟是患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3)农村居民吸烟率为25.9%,饮酒率为37.2%,高盐饮食占32.4%,高糖饮食占22.5%;(4)农村居民慢性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68.7%)、医生(21.2%)和广播(9.9%);(5)88.6%农村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6)农村居民对吸烟与高血压、饮酒与糖尿病关系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8.5%和21.0%;(7)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治疗原则及药物种类知晓率偏低,均在50.0%以下;22.3%~66.5%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与不同形式的慢性病防治工作;(8)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慢性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居民健康意识淡薄、医务人员防治知识缺乏、政府投入不足等,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教育、政府经费的适当支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结论:高血压是被调查地区最主要的慢性病病种;农村居民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普遍存在;电视和医生是农村居民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农村居民就诊机构层次构成基本合理,就医需求有所不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慢性病防治能力欠缺。建议:加大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探索多种途径的筹资方式;加大基层慢性病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慢性病考核、激励和评价制度;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全慢性病信息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