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低碳经济做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已经日益成为当前政策讨论和学术研究的热点,也俨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作为一个朝阳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大国,要想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上取得良好成绩,就必须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虑,从我国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情况、环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有效借鉴国内外地区低碳发展经验,研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本文正是着于这样的现实基础,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试点,展开了关于长江上游地区制造业低碳发展的系列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科学界定了低碳经济、制造业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得到一些关于区域内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此为借鉴对象,从中选取出符合本文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展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寻找建立区域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的途径。其次,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分两个层次对实证部分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本文主要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所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即DSR模型评价指标设计方法,对所研究区域的制造业低碳发展水平情况进行相关评价体系的设计,从各个不同渠道查找到实证要用的数据,以此对长江上游地区制造业低碳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与长三角的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差距对比分析,就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内部诱因和外部约束条件两方面进行浅析。除此之外,本文还从微观入手进一步通过投入产出表、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对长江上游经济地区制造业内部行业之间的低碳关联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在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地区制造业低碳经济时,具体内部行业之间的影响力效应,达到对目标的静态研究目的。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制造业低碳发展建设的模式、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并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