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复杂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尽管高脂血症存在于临床上约50%的患者中,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目前认为可能是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炎性反应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影响斑块的形成与发展。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炎性细胞网络反应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湖北地区的汉族人群中TNF-α启动子上游-1031、-863、-857、-238位点的多态性,及这些位点的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判断基因型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 对于TNF-α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国外有部分位点的研究报道,由于存在种族间的异质性,其结果报道多不相同,而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分析方法,首次对湖北地区的236例研究对象进行了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比较两者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并进一步作了单倍型的分析,结果发现: 1.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NF-α-1031、-863、-857、-238位点基因多态性,每种基因位点均能检出三种基因型。 2.这些SNPs位点的频率分布与其他国家的报道有一定的差异。 3.冠心病组TNF-α-863位点C等位基因较多,A等位基因者较少,不携带-863A的基因型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度增加1.812倍(95%CI=1.035~3.170)。进一步作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C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4.对其它3种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进行分析,未发现有明显差异。 5.由TNF-α-238G、-857C、-863C、-1031T构成的单倍型GCCT频率在两组均最高。另外,只含有-863位点突变的由-238G、-857C、-863A、-1031T构成的GCAT在两组间的频率分布虽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其余9种单倍型频率在两组间分布虽然有差异,但均无显著性。
其他文献
目的 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低温和蟾酥及两者合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新西兰大耳白兔分随机为五组:A对照组(n=6),左冠状动脉(LAD)穿线但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