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f.sp. tritici)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气传性叶部病害。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小麦白粉病菌株的温度敏感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研究对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62年(1951-2012)气象因子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并分析建立了43年(1970-2012)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系模型,进而预测了未来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情况;研究了小麦不同温度敏感性白粉菌的寄生适合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种温度敏感性小麦白粉病菌株之间的竞争关系模型;同时对小麦白粉病离体后的分生孢子存活时间也做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小麦白粉病越夏和越冬范围的划定及小麦白粉病菌的遗传变异结构分析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1951-2012年间在小麦白粉病各个流行阶段的气象因子表明,月均温度、平均温度距平随着时间序列的推移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相对湿度随着时间序列呈减少趋势,而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趋势在小麦白粉病各流行期变化不一致。中国各个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气象因子随时间序列推移的变化不一致。2)比较三种方法(原值、距平和差值)分析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相关和回归关系得出,差值法分析结果更符合白粉病流行特点,以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为y,越夏期温度x1,越冬期温度x2间符合y =-0.039 x1+0.028 x2+0.006。相对于基准时段(1970-2009年),未来不同时段 2020s (2010-2039) , 2050s (2040-2069)和 2080s (2070-2099) CMIP3 阶段中(B1:低等排放情景,A1B:中等排放情景;A2:高等排放情景)PA呈现增加趋势,CMIP5阶段中(RCP2.6:低CO2浓度典型路径,RCP4.5:中CO2浓度典型路径,RCP8.5:高CO2浓度典型路径)PA同样均呈增加趋势。3)测定温度不同敏感性的白粉病菌株在10、12、14、16、17、18、19、20、21、22和23℃C条件下的寄生适合度(根据各温度条件下菌株的潜育期、单病斑累积产孢量、病斑日扩展面积和侵染几率计算得出),拟合了温度高、中和低敏感性白粉病菌的寄生适合度y和温度x之间的方程,分别为 y= 1.607E-6×(x-6.8)3.212(23.7-x)2.937, y= 1.764E-6×(x-7.2)2.879(24.8-x)3 069和y =2.199E-7×(x-8.0)2.341(28.4-x)3.989。建立了温度(高、中和低)敏感性菌株之间的竞争关系模型。4)对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系列(4-30℃)温度条件下、离体后保存不同时间的病害严重度和萌发率进行研究得出,随着温度升高,离体后放置时间增加,病害严重度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明显降低,分生孢子离体存活时间(y)与温度(x)的关系模型为y = -0.3205x+9.3534。
其他文献
状态检修为电力变压器的稳定运行与优质电力的正常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包括状态监测、生产管理、运行调度、气象环境等在内的电力变压器运行状
目的探讨观察小儿肺炎采用中药颗粒剂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
<正>夜幕已悄悄地降临,坐在公交车上家教晚归的我,看着外面那一片朦胧的世界,听着呼啸的怒风有节奏地拍打着车玻璃时,我不禁感慨到生活的艰辛。这时,随着车缓缓地停下来,我才
期刊
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 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铁建设显著缩短了长江经济带高铁沿线各城
全世界共有猿猴类19科78属480种.分布在非洲赤道以南的广大森林和萨瓦纳稀树草原、非洲大陆东面的马达加斯加岛、南美洲热带雨林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北缘等区域。我国拥有猿
作者认为上海音乐学院是适宜进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和局限,为建设好这门学科,上音应该有所作为。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问题逐步成为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政治中心,作为文明的象征城市繁荣发展,并以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发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短对脑卒中偏瘫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头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提供依据。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短时留针组(30例)、长时留针组(
<正>跟裘锡圭先生约了好几年的访问,终于在今年五月中旬完成。裘先生的严谨认真是出了名的,访问前,我先给他看过一个提纲,他看完后表示同意接受访问,却又强调他是主张"重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