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兔角膜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角膜疾病仍然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治疗因角膜病致盲的主要手段,角膜移植的开展有赖于眼库角膜保存技术的发展。为了探讨长期保存角膜的方法,进行了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兔角膜的实验研究。确立真空冷冻干燥角膜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与时间的工艺曲线参数;从形态和功能上对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角膜及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检测;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角膜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进一步确定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真空冷冻干燥保存角膜可能会成为一种较为理想和长期的角膜移植材料的保存方法,对于眼库的建立和角膜移植手术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方法: 第一部分采用不同的压力与时间和温度与时间的工艺曲线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根据传热传质计算分析和角膜形态及功能的检测,确定较为理想的工艺曲线。 第二部分按照变幅值变周期循环压力法冻干工艺曲线真空冷冻干燥兔角膜;对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兔角膜,进行角膜大体观察和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检测,角膜活体组织检查,角膜超微结构的检测,以确定角膜的完整性、透明性,内皮细胞密度,存活率及形态和结构。从形态和功能上全面评价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兔角膜。 第三部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兔角膜进行兔的穿透性角膜移植,观察角膜移植片的状况,进一步确定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 结果: 第一部分变幅值、变周期循环压力法冻干角膜压力-时间及温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具体循环过程为:冻干室内温度到-25℃,真空度为50Pa时,开始第一次循环,温度每升高5℃循环一次,循环5个周期,温度达到0℃时,循环停止。 第二部分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复水后角膜上皮及内皮光滑完整,角膜无水肿,透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39±205.73)个/mm2,存活率78.71%。角膜结构完整,各层清晰。内皮细胞表面完整,界限清晰,细胞核完整,细胞间连接良好。 第三部分对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一个月时,70%角膜植片与植床连接处轻度水肿,但角膜植片均透明。部分出现虹膜前粘连及角膜新生血管,30%的角膜植片及植床出现混浊。 结论: 真空冷冻干燥兔角膜的主要参数为循环压力幅值、循环周期,变幅值、变周期的循环压力法适用于兔角膜的冻干。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经过复水后可以保持整个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兔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在手术后一个月时部分角膜移植片透明,角膜移植片的内皮细胞功能较好。
其他文献
在没有电器的古代社会,天然冰是十分珍贵的资源。从夏商周开始,中国的用冰习俗一直持续到民国,其中明清时期的用冰规模最为壮观。如何满足皇家的用冰需求,成了一件既需要技术,又关乎国力的考验。  2016年9月29日,故宫博物院宣布神秘的故宫冰窖将开辟为观众服务区,并设冰窖餐厅,人们从此将有机会体验宫廷特色餐点,如著名的“慈禧太后小窝头”。  皇家藏冰以清朝居多  清朝冰窖主要分布在东起天津、西至西安一带
期刊
作为北大古生物学专业2016年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安永睿没想到,临近毕业,因为一张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网络红人。  两年前,安永睿的师姐薛逸凡将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发到网络上,让这个“一个人的专业”为公众所了解。  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下设在北大元培学院,8年时间,6代单传,一个专业一个人。  “其实没有那么孤独,我的课程都是和地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或者生科(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
三年的高中时光,是一生中一段无可置换的记忆。三年,足够一棵幼木繁复添翠,每一个正在执笔作答的我们,都有一个站上时代舞台的梦想。像放电影一样,溯回到我高中生活的第一天,我看到一个充满憧憬的孩子在人群中站起,走进群星闪耀。  读一遍历史课本,看那些王侯将相的生平,看朝代更迭,从尧之治看到民国的政策,我体会到历史的沉重,它如车轮滚滚而来,从不拖泥带水。我用荧光笔画过的书上的一行,也许就是那些人的一生。历
期刊
第一次见面  金先生是在1948年由汤用彤先生推荐给季羡林先生,从武汉大学转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自此以后,季、金两位先生的名字就和中国的印度学,特别是梵文、巴利文研究分不开了。我是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梵巴文的,当时季、金两位先生都已年过古稀,不再亲执教鞭了。季先生还担任着北大的行政领导职务,每天都到外文楼那间狭小的房间办公。金先生则似乎已经淡出江湖,很少出门了。因此,我和同学们见金先
期刊
如果你到了某一个地方,看到大门紧闭,会是什么感觉?紧闭的大门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完全遮蔽了门里的世界,会让人觉得压抑和绝望。这时如果大门微微启动,缓缓开出一条门缝,你心中会陡然升腾起希望。  大门未开,仅仅是一条缝隙而已。但有这个缝隙就足够了,你能看到光亮投射出来。虽然看不到门里的全貌,但可以窥探到一斑,里面的风景留给我们更多想象余地,心中的向往之情会更加浓烈。希望与向往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靠一
期刊
王奶奶今年六十二岁。  虽然百里不同俗,但是几千年来,王奶奶家方圆几百里的人们都是周岁庆生,而不是过的虚岁。王奶奶花甲祝寿的就是六十,满打满算的,这就显得王奶奶他们为人、为事扎实与不打折扣。  过生的人在当地往往被谑称长尾巴。  王奶奶小儿子国国,十三岁过完后三天就去镇上读高一。王奶奶逗着国国说:“满崽,你长尾巴满十三了,俗话说三岁牯牛十八汉,你要懂事哦。”她默默看着个子与她胸部齐平的国国,爱意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