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针对装甲车辆的红外仿真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成为目标特征的研究热点,对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装甲车辆进行了红外仿真模拟和隐身技术评估,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装甲车辆建立了几何模型,整个模型中包括外部流场、前部车体、炮塔、动力舱、履带等部分。对装甲车辆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整车的面网格和四面体体网格。在Fluent软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和多参考坐标系模型对散热器和风扇进行简化处理。同时考虑整车发热部件的热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建立了整车内外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在Fluent软件中对整车内外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可以为车辆的热特征研究提供依据。2.同时考虑太阳辐射、天空背景辐射、地面背景辐射、坦克表面材料特性等因素,根据车体的温度分布,建立了红外辐射仿真模型,模拟得到了原始车辆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和车辆的重点辐射部位。根据装甲车辆表面的温度分布和红外辐射强度分布,提出了通过车辆的可探测距离范围评估其红外特征的方法,并分析了在不同平面不同角度下进行探测时车辆表面红外辐射特征对装甲车辆可探测距离范围的影响。3.针对原始装甲车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提供了一系列的隐身措施的具体设计方法。根据隐身措施设计了三种隐身方案,利用红外仿真方法得到不同隐身方案下整车的红外辐射特征和整车可被探测到的距离范围,根据隐身效果的对比评估获得最佳隐身方案。仿真结果也表明:在3~5μm波段下,最佳隐身方案中动力舱上部面的平均红外辐射强度比原始方案降低了30W/m2;最佳隐身方案中车辆在YZ平面、XZ平面和XY平面探测下可被探测到的平均距离比原始方案分别小2.2km、3.12km和1.85km。总之,增加动力舱内部隔热材料厚度对装甲车辆的隐身效果最明显,其他隐身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装甲车辆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降低了车辆被探测到的概率,对红外隐身设计和评估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