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王旭高论治肝病理论,本文从王氏学术渊源、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法、用药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渊源方面:学本《内经》,法宗仲景,吸收历代著名医家论治肝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尤其深受叶氏影响,确立肝气、肝风、肝火三纲辨治体系。 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外感六淫,内伤情志,精气血亏,饮食劳倦,痰饮瘀血,体内阴阳失衡及他脏病变均可发为肝病。 辨证方面:根据病症特点,重视脾胃,谨守病机,精心慧思,细揆病由,标本兼顾,详审阴阳虚实疑似,以求抓住疾病本质。 治法方面:根据病机特点,总结治肝三十法,疏畅条达,以治肝气;柔体济刚,以熄肝风;补虚泻实,以治肝火。 用药方面:用药纯正,先但求无过,所用药物均为极普通常用之药,疏肝理气忌用柴胡,活血通络善用旋复,熄风和阳少用介石是其特点。 对后世影响:后世许多医家治肝均受王氏影响,论治疾病多从肝着眼;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及男性科,治疗虽有变法,亦不出王氏三十法之范畴,可见王氏不愧为疗肝病之大家,其学术思想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