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以泗水县泉林泉域为例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潜流带? Zone?Karst Hyporheic是指岩溶裂隙发育区岩溶地下水与河溪地表水混合的区域,常以泉眼、溪流、河滩缓冲带、湿地等形态出现。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潜流带与河流、湖泊、湿地等其它生境相似,都会因某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开展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于有效保护和管理岩溶地下水生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通过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识别生态系统胁迫因子,构建了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评价模型。以济宁市泗水县泉林泉域为例,通过野外调查、水质取样及水生生物的采集与鉴定,对典型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现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运用ArcGIS软件将各指标参数图层文件进行叠加处理,将评价区域空间叠加得到265个分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7个评价指标:含水层特性、物种丰富度、化肥施用强度、地形坡度、休闲娱乐功能、环境缓冲作用及水质;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和改进的熵值法(Improved Entropy Method,简称IEM)耦合模型(AHP-IEM),利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Fisher最优分割数学模型,对评价分区的属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泉林泉域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划分为四大类:健康区、相对健康区、相对不健康区及不健康区。  泉林泉域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大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健康区、相对健康区、相对不健康区、不健康区分别占泉域面积的13.56%、47.45%、11.09%、27.9%。健康区、相对健康区主要分布在风景区境内或周边,泉眼分布较多、耕地较少、面源污染较轻;相对不健康区主要分布在泉域东部,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村民大量的开采地下水及施用农药化肥,泉水多次回用高密度养鱼,部分泉眼周边面源污染较严重;不健康区主要分布在泉林泉域的北部,该区大部分泉眼已干涸,周边面源污染较严重,且含水层介质类型主要为污染潜势较大的砂岩、砾岩、砂砾石等。上述评价结果与现状调查情况较为一致,因此,本次构建的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于该研究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结合研究区域岩溶潜流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本研究对于泗水县泉林泉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湿帘是温室夏季降温最常见,也最经济有效的设备。对周年生产的连栋温室,湿帘已经成为了基本配置。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湿帘降温系统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降温效率受室外空气湿度的影响,室外空气湿度较大时,降温效率显著降低;二是室内温度和湿度从湿帘端到排风风机端之间存在梯度,梯度的大小由室外太阳辐射强度和风机与湿帘之间的距离长短决定。受湿帘上述固有缺陷的影响,在高温高湿地区湿帘风机的降
白念珠菌是念珠菌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从宿主中获得铁的能力对于其的定居和存活是必需的。在酿酒酵母中主要靠Aftlp来调节铁代谢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白念珠菌中也
我国是个水资源极为短缺且分布严重失衡的国家,因而能否保证各地区、各部门的正常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分配,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资源三者能否实现和
根据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机仿真原理的基本思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T形短肢剪力墙试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进行推覆模拟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首先
目前多肽类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化学合成成本高、天然产量低和提取困难,利用化学合成和直接从天然产物中提起难以制备大量的目的蛋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多肽药物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