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及不同栽培措施下雷竹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wdw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rnalis)是浙江西北地区的主要笋用竹种之一,由于其出笋早、产量高、笋味好而在我国得到广泛栽培,并且通过科技人员的大量试验研究,覆盖早出丰产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在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现已成为竹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雷竹林衰败严重,特别是连续覆盖早出栽培等手段的应用,加快了雷竹林的衰败死亡,导致竹林开花,使竹林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为了探讨雷竹开花的原因、开花后竹林衰败的原因以及不同栽培措施应用后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本文对开花及不同栽培措施下雷竹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防止竹类开花、缓延雷竹林衰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通过比较分析雷竹植株的内源激素、氨基酸、营养成分等的含量变化来研究开花雷竹林、不同栽培措施雷竹林、不同产量雷竹林、秋季出笋雷竹林以及覆盖雷竹林的生理生态变化。结果表明:1.引起雷竹林开花衰败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某一种内源激素、氨基酸或营养成分单独可以控制的,应该是综合控制的结果。ABA和CTK含量在开花雷竹中有显著上升,其中ABA比未开花雷竹增加5倍以上,CTK增加了78.21%,因此ABA和CTK含量的升高也是引起雷竹开花的原因之一,而IAA对雷竹开花有拮抗作用。2.未开花雷竹植株的氨基酸总量(TAA)为3.06%,比开花植株增加了23.01%。但各种氨基酸的变化是不同的,其中ASP在未开花雷竹植株中的含量比开花雷竹植株的含量高出近1倍,这说明ASP在阻止雷竹植株开花衰败死亡中有一定的作用。3.认为蛋白质在植株衰败死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植株衰老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并还认为在开花竹林由于植株中P含量的升高,加速了各种代谢,从而加速了植株的衰老死亡,而在竹林中适当增施K肥可以延缓竹林衰老死亡。4.植物内源激素IAA、ABA、2T及GA3 在竹子体内分布很不平衡。雷竹体内的各种植物源激素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但适当的经营方式如竹林覆盖、施肥等可以提高各部位的IAA、GA3水平,有利于促进雷竹各部位的生长发育,提高雷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思路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对策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的高要求,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出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因受传统教学环境、教学观念、教学思路等多方面的
由于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的自组织性,能快速部署,可以随机移动,使Ad Hoc网络在某些特殊场合得到了应用。同时,人们对通信的移动性和便携性要求越来越高,A
光合作用是作物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基础,而干旱胁迫是抑制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本试验利用盆栽水分胁迫模拟干旱条件,通过对栽培一粒、栽培二粒、普通小麦、陕253和长武134等五种基因型小麦光合参数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长产量指标的研究,探讨了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特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及进化规律。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小麦基因型的差异和所处生育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拔节期除旱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与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无线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流媒体系统的稳定性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网络通常具有传输速率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