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业总体上仍然是不发达的农业,农业发展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各区域间农业发展也不平衡,总体而言,东部省份人均农业产值高于西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人均农业产值高于其他地区。本文选择一个县域经济体武义县作为研究对象。武义县是浙江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实施的“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三大发展战略使武义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武义县农业在浙江及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对于和武义县特征类似的地区有一定参考意义,即对处于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政策制定思路及政策建议。
为衡量武义县农业的竞争水平,本研究选择了辽宁朝阳县、山东莒南县、河北永清县、江苏灌南县、广东新兴县、海南临高县、江西宜丰县、哈密伊吾县、浙江义乌市等九个县市作为参照对象,从而对武义县农业竞争力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考查。在对比指标的选择上,本文依据钻石模型理论,选择了人均GDP、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人均农业产值、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第一产业投资、人口、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收入、人均有效灌溉面积等代表钻石要素的11个指标。在计量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理由在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和现象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并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社会、经济等领域,契合本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武义县农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武义县的农业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十个比较对象中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各指标关联序以及总体关联系数的比较,本文总结了武义县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武义县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就武义县的农业生产要素条件而言,武义县适合发展具备市场潜力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应逐步稳定扩大其种植面积和产量。
(2)武义县农业竞争力提升应立足浙江市场,发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通过改善交通环境和信息环境等措施,利用好浙江和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条件。
(3)积极提高在农业生产要素上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围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施农业科技研究和自然环境改进等措施。
(4)建立农产品企业的良性竞争机制,引导和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相关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周边县市进行开放式合作,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5)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激励在县域内形成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整体发展局面,并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举办农产品博览会、鼓励龙头企业品牌推广等措施,打造武义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域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