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精神活动。汉代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创办太学、鼓励地方设立学校,私学教育在汉代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无不重视教育。
关于汉代教育和经济问题,学界历来重视,然而关注更多的却是两汉经济史和教育史的孤立发展,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论述不多。仅就教育而言,大多数学者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汉代教育的学校、教师的选择与教材的内容上,而对学生的生活尤其与经济相关的问题则很少涉及。事实上,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要吃、穿、住、用,要购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里贫困的学生还要外出做工等,私学中的师生为维持生活也要同经济不可避免地发生联系,等等。因为经济的发展会反映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教育也可以作为考察两汉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层面。本文着重从汉代官学、私学的发展来讨论两汉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对东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本文也将从教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本文注重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同时将教育学理论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结合,对汉代教育中存在的商品交换等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为理解两汉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一个研究的独特视角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