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孕育不可或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人才的重要阵地。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运行所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提高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和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崛起,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也日渐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经济落后或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这与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等基本物质条件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平顶山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通过调查平顶山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现状并做统计分析,找出平顶山地区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对策,为农村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50所平顶山农村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农村中学地区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情况欠佳,总体水平上达不到或完全达不到《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和《中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中的有关规定标准,只有少数场地器材如篮球、乒乓球场地基本与国家标准持平。主要表现为:体育场地数量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体育器材匮乏,不健全,规格不合理;在体育场地、器材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调查得知仅有44%的学校拥有独立体育器材室,虽说每所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场地器材管理人员,也设置了相应的场地器材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是体育老师兼职,对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管理制度基本上形同虚设,极易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丢失和损坏;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导致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运动锻炼不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平顶山部分农村中学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了相应的开发,自制了一些体育器材,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针对现有场地器材开发,提出了几个开发原则: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目标导向、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等原则,同时对场地器材资源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以及开发注意事项。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学校领导应当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重视,力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着力加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学校体育教师应完善个人基本技能,不仅要“专”而且要“博”;学校应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并合理安排配置场地和器材;鼓励体育教师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改革创新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组织体育教学;充分利用、合理布局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利用学校周边环境、气候条件、人文特点积极探索学校周边的场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组织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