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鱼鳞病TGM1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及维A酸治疗作用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调查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ARCI)家系,检测转谷氨酰氨酶1(TGM1)基因突变,观察临床表现及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分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2.观察阿维A对大疱性鱼鳞病的疗效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维A酸的治疗机制。   [方法]   1.TGM1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抽提ARCI家族6名成员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TGM1基因15个外显子及邻近剪切位点后进行双向直接测序。总结2名患者的临床特点,取先证者背部皮损做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观察。   2.维A酸对大疱性鱼鳞病治疗作用:4例大疱性鱼鳞病患者给予阿维A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和皮损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变化。   [结果]   1.ARCI患者的TGM1突变基因检测及表型分析   TGM1基因3号外显子第551位碱基胞嘧啶(C)→胸腺嘧啶(T),使第143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R143C);4号外显子第759位胞嘧啶(C)→胸腺嘧啶(T),使第21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S212F)。ARCI先证者的临床表型介于板层状鱼鳞病(LI)及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NCIE)之间,其弟弟为火棉胶婴儿。电镜检查发现典型的Ⅱ型结构,细胞间隙中存在片层Ⅲ型结构,角质化包膜连续性欠佳。   2.维A酸对大疱性鱼鳞病的疗效及组织形态学影响   4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疗效。治疗前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角质层显著增厚,棘层松解,治疗后增厚的角质层改善,但棘层松解改善不明显。电镜检查发现二种不同的超微结构变化:①3例患者棘层和粒层细胞体积小,桥粒结构消失,核周团块状聚集的张力丝;角质层增厚、排列紊乱,可见高密度团块。②1例患者的棘层和粒层细胞形成连续的核周包壳,细胞空泡化明显;角质层改变同前,无高密度团块。治疗后患者异常结构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但棘细胞内核周聚集的张力丝减少不明显。   [结论]   1.此ARCI家系存在TGM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R143位于热点区内,而S212F为首次发现的突变。   2.此ARCI先证者表型不属于经典类型,可能与S212F突变有关。   3.阿维A对大疱性鱼鳞病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角化相关蛋白或脂质调节有关,而对突变的角蛋白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