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饶旺福教授治疗头痛(原发性头痛)的门诊医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饶旺福教授治疗头痛(原发性头痛)的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门诊学习,收集整理饶旺福教授治疗头痛(原发性头痛)的门诊病历,实时记录,筛选有效病历共120份。数据分析工具为SAS 9.4,数据分析方法为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深入剖析饶旺福教授治疗头痛(原发性头痛)的学术思想。结果:1.头痛西医分类结果:偏头痛58例(48.33%),紧张性头痛52例(43.33%),其它颜面神经性痛6例(5%),丛集性头痛4例(3.33%),临床以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较为多见。2.基本资料分析:性别分布:女性患者(69.17%),男性患者(30.83%),女性患病率超过男性患病率的一半;年龄分布:按频次高低排序为青年(18-45岁)65%,中年患者(46-69岁)29.17%,老年患者(69岁以上)及青少年(13-17岁)患者患病率较低,分别为3.33%和2.5%。3.头痛症状特点:起病形式:以慢性起病多见(53.33%),亚急性起病者(33.33%),急性起病(13.33%);头痛性质主要有胀痛(31.67%)、掣痛(23.33%)、隐痛(12.5%)、刺痛(10%)、跳痛(10%)、昏痛(10%);头痛部位按频次高低分布为单侧头部(26.67%)、全头部(19.17%)、双侧头部(13.33%)、部位不定(11.67%)、巅顶部(10.83%)、前额部(10%)、后头部(8.33%);头痛发作频率按频次高低分布以1月发作1-3次(41.67%)、1月≥15次(28.33%)、1月4-7次(27.5%)为主;头痛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以持续6~12小时(32.5%)、24~72小时(24.17%)、1~6小时(22.5%)、12~24小时(15%)为主;头痛症状可由受风(58.33%)、劳累(55%)、情绪波动(37.5%)、受寒(23.33%)、月经(12.5%)、压力大(11.67%)等诱发并加重;缓解因素按频数高低分布以按摩(32.5%)、休息(30.83%)、热敷(20.83%)、服用止痛药物(18.33)、冷敷缓解(15%)为主。头痛程度以重度(66.7%)、中度(31.67%)为主。4.主要症状分析:共14个,按频次高低分布依次为头痛(100%)、呕恶(90.83%)、神疲乏力(65.83%)、头晕(49.17%)、夜寐差(46.67%)、口干(44.17%)、胸闷(43.33%)、便秘(37.5%)、心烦(37.5%)、恶风(33.33%)、畏寒(33.33%)、纳差(30%)、腹胀(23.33%)、口苦(20.83%)。5.舌脉象分析:主要舌象为舌质红(45%)、苔黄(35.83%);主要脉象为脉弦(55%)、脉数(42.5%)、脉细(35%)。6.证型:按频数高低排序为风邪夹痰(19.17%)、风邪夹热(15.83%)、风邪夹瘀(15%)、肝风上扰(15%)、阴虚火旺(15%)、痰浊阻滞(13.33%)、气血亏虚(10.83%)、气虚血瘀(8.33%)、风邪夹寒(8.33%)、脾肾阳虚(6.67%)、肝肾阴虚(6.67%)。7.病机要素:按频数高低排序,涉及脏腑频数分布结果:肝(43.33%)、肾(28.33%)、脾(18.33%);病理因素频数分布结果:风(75.83%)、痰湿(40%)、瘀(31.67%)、气虚(22.5%)、阴虚(20%)、热/火(15.83%)、阳虚(10%)、寒(8.33%)、气滞(8.33%);病性虚实分布:虚实夹杂(46.67%)、实证(31.67%)、虚证(21.67%)。8.核心药物:按照用药频次高低排列结果为:甘草(91.67%)、白芷(88.33%)、全蝎(87.5%)、白芍(86.67%)、党参(85.83%)、川芎(84.17%)、细辛(72.5%)、羌活(70%)、土鳖虫(51.67%)、黄芩(39.17%)、木香(35%);治疗头痛药物功效以祛风药为主达738频次(其中以解表药357次、活血化瘀药204次、平肝息风药172次为主)、其次为补虚药421次、清热药141次等;用药性味特点以辛药为主,达819次;用药归经特点:肝805次、脾705次、肺621次、胃498次、心400次、肾372次等,药物归经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肝经。9.常用药物配伍:常用药对有17对,按置信度高低排序依次为:土鳖虫、白芍,土鳖虫、白芷,蔓荆子、全蝎,鬼箭羽、白芍,细辛、白芍,羌活、白芷,土鳖虫、川芎,细辛、白芷,羌活、党参,白芍、白芷,黄芩、白芍,黄芩、白芷,细辛、全蝎,羌活、白芍,土鳖虫、党参,党参、白芷,川芎、党参。其中土鳖虫、白芍,土鳖虫、白芷,蔓荆子、全蝎,鬼箭羽、白芍4对药物配伍置信度最高,达100。10.药物聚类分析:得出五组聚类处方:第一组聚类处方为白芍、白芷、川芎、党参、甘草、火麻仁、木香、羌活、全蝎、土鳖虫、细辛;第二组聚类处方为当归、附子、黄芩、土茯苓、香附;第三组聚类处方为半夏、柴胡、酸枣仁、竹茹、茯苓、枳实;第四组聚类处方为白术、鬼箭羽、黄芪、蔓荆子、吴茱萸;第五组聚类处方为苍术、生地黄、蒺藜。结论:通过本次数据挖掘结果可得,头痛部位在清窍,与五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肝脏,病理因素以风、火/热、痰、瘀、虚为主,其中风为最关键因素,风又有内、外之别,辨头痛首先得辨表里虚实,头痛虚证并不单纯,常夹杂实邪呈虚实夹杂之证,在治疗中饶旺福教授以驱风为大法贯穿始终,同时兼顾其它病理因素酌加相应药物。饶教授强调头痛治疗需抓住主要矛盾、不忘次要矛盾,多样化、灵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