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例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ha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近2年来收治的117例周围神经病患者,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前驱感染、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按病因分类,合计46例GBS,8例CIDP,10例血管炎性PN,19例代谢性PN,2例中毒性PN,7例PPN,9例外伤性、嵌压性PN,16例未发现原发疾病的PN。本组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39∶1,50~59岁高发。急性起病60例、亚急性起病14例、慢性起病43例。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运动、感觉受累明显,其中纯运动型13例、纯感觉型19例、混合型85例;近端受累明显仅7例,见于GBS、副肿瘤性PN;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13例,见于代谢性PN、PPN、外伤嵌压性PN;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脱髓鞘9例、轴索病变14例,余病例髓鞘及轴索均有受累。   结论:   ①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周围神经病患者中,GBS最多见,代谢性周围神经病次之。②周围神经病50~59岁高发,男女比例约为1.39∶1。GBS常有前驱感染史,其他PN少见。③除GBS急性起病外,周围神经病慢性起病多见。周围神经病多以感觉麻木或疼痛起病;肌无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多对称,下肢多先于且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④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见于GBS及CIDP,其他周围神经病少见,有助于周围神经病病因的鉴别。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描述广东省三级医院PICC应用及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发现PICC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2)描述广东省三级医院PICC护士准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敌,彻底阐明其发病机理并寻求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当今世界医学界亟待攻克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以糖尿病为突出临床特征的代谢
全球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的相关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逐步增加,给个人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血压在中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   大量研究资
目的:   总结子痫、子痫前期合并非典型部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49例确诊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