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生是明末清初在文字训诂方面颇有成就的学者,对诗学也作过长期深入的研究,提出过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只注重黄生的训诂考据之学,对其诗学思想则缺乏研究。本文就是对黄生诗学所作的初步探讨。 第一章是对黄生生平和著作的简括介绍。其一生的主要时间是在明清之际改朝换代的动乱中度过的,生活贫苦且不安定,但他清贫自守,在僻处皖南的三十余年中,主要时间从事著述,有训诂考据,诗论、诗评、诗选,经学著述和诗文集计十余种。 第二章是通过对《诗麈》、《载酒园诗话评》的梳理,对黄生的诗学观点进行初步归纳。主要讨论黄生以下观点:强调自然与工巧的统一;学古与独创的关系问题;关于“趣”和“理”的关系;以及诗歌评论的“四标准”,也是黄生诗学思想的纲领,即“比兴深微,寄托高远,有得于性情,有裨于世教”。 第三章是以《杜诗说》为依据讨论黄生的诗学观点。黄生认为,了解杜诗的真精神,首先要“逆杜之意”,还杜以杜。其次他在杜诗研究中还特别注重揭示杜诗对性情的抒发。第三,他认为诗与人、诗品与人品是相表里的。第四,黄生不仅注意诗歌的字法、句法、章法问题,同时注意到将情志与物象结合起来讨论诗法。 第四章主要从文学主潮嬗变的角度讨论黄生诗学的历史地位。黄生既不同意像竟陵派那样,将诗歌创作变成表现自我的手段;也不同意像清初顾炎武等学者那样,忽视文学的特点而重新将文学变成载道的工具,从而坚持了文学的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黄生对诗歌理论、诗歌鉴赏和诗歌创作的阐发,对我们今天总结诗学经验、建立新时代的诗学,都是一份有价值的遗产。 第五章为附论,是对黄生的诗集《一木堂诗稿》的简论,目的是用黄生的创作实践印证他的诗学思想。黄生重视学杜、学汉魏,这就使他的诗作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情的自然流露、时事的真实记述和诗风的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