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格局深刻变动的今天,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全社会普法任务艰巨,另一方面监所人满为患,服刑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现有的监所的承受能力。司法系统面临着双重的压力,既要预防犯罪又要在有限的司法资源之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服刑人员的改造任务。减刑制度就是破当前困局的一把利剑,它是一种对改造良好的服刑人员进行奖励、相应减少其刑期的刑罚执行制度,早已被世界各国采用。若合理适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励服刑人员主动接受改造、提高改造积极性。改造积极性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服刑人员的刑期,监狱的改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可以让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提高改造的质量;若适用不合理,或存在暗箱操作等违法现象,无疑会打击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扰乱监狱的监管改造秩序,最终不利于法治中国的构建。正是因为减刑制度对司法系统的高效运转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并不断完善它。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加之监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三机关无法顺畅地相互配合,减刑制度在实际适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现状首先要深入了解减刑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真实情况,采取实证研究、数据分析法、利用问卷调查进行个案分析的方法。以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监狱为研究视角,更深入、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地说明减刑制度在我国适用中的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见微知著,用数据说话。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我国减刑适用之实证研究现状,选取在全国有代表性的W监狱为样本,从总体、事前提请、事中裁定、事后监督四个环节详细阐释适用状况,并依据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二是我国减刑适用现状之原因,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分别分析原因,从价值观、制度、体制三个层面来进行,辅之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问题全面、深入分析;三是我国减刑适用现状之完善,通过上文的原因分析,针对性地从价值观上“扬”、“弃”,制度上完善和统一,体制上理顺体制,提出完善的构想,并且着重分析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创新之处:一是以实证研究为主,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W监狱进行实地调研,从而获取更全面、更权威的调查数据,用数据佐证减刑制度研究。二是增加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服刑人员、法院、检察院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个案研究。在问题设计上注重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出直观准确的数据,以期获得更加科学和真实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