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经验方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已出现侧支循环开放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肝脏各项指标、血流动力学、脾脏大小、腹水深度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临床疗效指标的调节作用以及疗程结束后半年内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对比,以探讨肝宁方对于改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及肝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中,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已出现侧支循环开放并且辩证属于肝郁瘀血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心得安),治疗组予口服肝宁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心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大小、腹水深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临床疗效指标,并在疗程结束后随访追踪半年内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积分、病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治疗组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凝血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P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4)肝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5)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纤四项HA、LN、PCⅢ、Ⅳ-C及肝脏硬度值LS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HA、LN、Ⅳ-C、LS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6)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DPV、DSV、QP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PV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7)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血流动力学HR、CO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CO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8)脾脏大小及腹水深度:两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脾脏长度、脾脏厚度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9)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10)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半年内治疗组30例患者中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总发生率为10%,肝性脑病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总发生率为33%,肝性脑病总发生率为2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肝宁方在治疗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等临床疗效指标,减少腹水、改善脾脏肿大,并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门静脉及心脏血流动力学,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2.肝宁方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能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开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减轻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态程度,并且能减轻腹水,减少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肝宁方具有改善侧支循环曲张形态、延缓侧支形成发展的潜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艾炷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海马功能连接的影响,初步探讨艾炷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40例,其中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70例,同龄非MCI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70例。MCI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艾灸组和药物组各35例,艾灸组予艾炷灸百会、关元、足三里、悬钟治疗,3
目的:(1)对藤黄檀茎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2)对藤黄檀茎、叶进行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以及测定藤黄檀茎、叶水分、灰分及浸出的含量;(3)建立藤黄檀茎、叶HPLC指纹图谱;(4)测定藤黄檀茎中槲皮素和原儿茶酸的含量以及优化藤黄檀茎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1)对藤黄檀茎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重结晶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乙酸乙酯部位
目的:探讨阳和汤联合威伐光照射治疗乳痈僵块阳虚痰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临床诊断为乳痈僵块阳虚痰凝证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中药阳和汤口服,研究1组给予威伐光照射治疗,研究2组采用中药阳和汤口服联合威伐光照射治疗,治疗时间为30d,随访60d。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益脑方治疗脾肾阳虚型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水平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纳入符合中医及西医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脑方,治疗2个月,共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 Mment
目的:通过对壮药穿根藤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常规检查、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和车叶草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抑菌活性等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穿根藤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并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基原鉴别、性状和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系统地对穿根藤进行生药学定性研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规定的方法对穿根藤药材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和浸出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蠲痹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 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对此中医方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客观观察评估。并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KOA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和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择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门诊2018年9月-2020年9月就诊的KOA且符合寒湿痹阻型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
目的:本研究使用中药复方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肾阴虚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内服外敷法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肝肾功能、腹水及发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穴位敷贴方法对促进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者住院部接受治疗的60例符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中心、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数据库,搜集关于中药内服治疗骨
目的:观察益髓灸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脑组织IGF-1、GSK-3β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只30克左右的同窝阴性健康雄性小鼠分为野生组,随机编号为1~12号。另外将48只同窝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用spss23.0按1:1:1:1分为4组,每组12只:模型组、足三里组、百会组、非经穴位组。野生组和各治疗组均以同样时间、相同程度的捉抓。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有关LN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其中医证候及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01月-2020年09月期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LN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严格遵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规范名称,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4.0对LN证候、证素、中药、中药分